老年專科醫生 4M全方位照護長者

安樂居老年專科醫生毛雨晴表示,老年專科醫生可以更全面瞭解長者病患,不只是身體的問題,還能分析提供怎樣的醫療服務,既符合長者價值觀,又能提高其生活品質。
毛雨晴說,就讀舊金山加大醫學院時,並未想過是否要當老年專科醫生。那時,希望未來從事家庭醫生,因為家庭醫生和病人建立漫長的關係。實習時,她就喜歡和長者聊天。因長者經歷豐富,故事有趣。「有朋友的奶奶就是安樂居會員。安樂居配備醫生,有牙科大夫,有飲食師,有社工,還可以打麻將。需要的各種服務集中在一處,非常方便。」
毛雨晴後來到史丹福大學攻讀老年專科,而史丹福培訓學生時,會在安樂居做實習。這些都促使她最終決定在安樂居工作。
集中各類服務照顧
她說,相比於家庭醫生,老年專科醫生接受家庭醫生或內科醫生的培訓後,還要再做一年老年專科培訓。老年專科醫生要關注長者病患的問題,分為四個M,包括,心智(Mind),行動功能(Mobility),藥物問題(Medication)和「什麼最重要」(What Matters)。心智方面,和記憶退化有關係。行動功能涉及移動能力和摔跤風險。藥物方面,長者年紀越大,吃的藥物越多,但吃藥有副作用。「什麼最重要」意味著,需要配合長者,得到最佳治療方法。
毛雨晴分析,長者常見疾病,很多都和上述四個M相關。比如記憶方面的失智症;骨質疏鬆導致摔跤的後果。老年專科醫生也會診斷長者身體器官的問題,比如心臟病、糖尿病和肺部疾病等。「區別在於,老年專科醫生會全面的看老人問題,看哪些問題真正妨礙老人生活品質,哪個最重要?進而對症下藥。因為吃太多藥,會有副作用。」
毛雨晴說,她到安樂居工作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喜歡其對長者的全面服務。如果長者到安樂居,不只可以問診老年專科醫生,若覺得飲食有改變,安樂居有飲食師,可提供套餐到家。還能有社工幫助。如果摔跤了,住院身體虛弱,安樂居還配備複檢、調理以及物理治療。類似的全面服務對長者康復頗有幫助。此外,安樂居還有心理治療師。
集體社交排解寂寞
疫情中,長者會感覺孤單寂寞,有憂鬱焦慮等心理反應,身體也有反應。安樂居中心可以提供娛樂活動,讓長者們一起進行集體社交活動,排解寂寞。中心也會經常檢查長者身體,有問題即時響應。「如果醫生只是在普通診所工作,只能寫個處方,不能真正提供全方位服務。」
她也提醒,每個長者不盡相同,有不一樣的需求。家人應多多關心長者,多和他們聊聊需求。若長者覺得需要更全面的服務,可以致電安樂居。
安樂居在灣區有七個日間護理中心,分別在舊金山、佛利蒙以及聖他克拉拉縣,提供長者全面護理服務。對安樂居家居護理、醫療、送餐、接送或物理治療等服務有興趣的大眾,可致電(866)526-9622,或掃描世界日報廣告上的二維條碼查詢詳情。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