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埠白蘭站首班地鐵試營運 十多年等待終兌現

19日清晨,舊金山中央地鐵延長線的首班列車,緩緩從華埠─白蘭站(Chinatown-Rose Pak)駛出。在經過妙蓮仙館法師的祈福後,這條耗資19億5000萬元、令華埠社區期盼數十年的地鐵線路,正式展開試運營。車廂內,擠滿了前來搶先體驗的乘客、過去30年來為了爭取修建華埠地鐵站全力奔走呼號的華埠社區領袖、以及支持和推動此一計畫的各級民選官員。
6時30分,妙蓮仙館創辦人高煌法師舉行「開光祈福儀式」,舊金山市交通局局長譚姆林(Jeff Tumlin)及華協中心行政主任楊重賢也一同進入車站祈福。
白蘭貢獻絕不可被忘記
7時,包括前舊金山市長、現任白蘭基金會主席勃朗(Willie L.Brown Jr)、州眾議員丁右立(Phil Ting)、州參議員威善高(Scott Wiener)在內的30多位官員及社區領袖,來到站台二層,舉行慶祝前綵儀式。
勃朗說:「白蘭(Rose Pak)的貢獻絕不應被人忘記。在她去世後,人們沿著她指引的方向緩慢但堅定地前進。」勃朗表示,他真希望地鐵項目能夠白蘭在世時完成,讓她能親眼看到。
T線路連接華埠、灣景區
威善高致詞祝賀華埠社區,他說,地鐵站將改變社區面貌,讓華埠更加融入整座城市。「居民與小商業都將因此獲益,尤其是經歷過去兩年半的掙扎後。」威善高說,「T線路將華埠與灣景區(Bayview)這兩個多元化的社區相連,將永遠地改變這座城市。」
丁右立表示,中央地鐵將大量的遊客送進華埠,將會帶動經濟快速復甦,這體現政府做出正確投資的重要性。延長中央地鐵線路的想法起始於1989年,當年發生的洛馬普里塔地震將Embarcadero高速路摧毀,切斷了華埠與城市的聯繫。隨後,在歷屆政府及社區領袖的倡議下,延長線路於2011年開工。
訂農曆新年前完全開放
目前地鐵站仍處於試運行階段,包括網路信號天線、電梯等仍在做最後的安裝和調試,交通局預計將在農曆新年之前完全開放。
市府律師邱信福回憶說,20年前地鐵項目仍處於社區倡議階段,他與牧師方小龍都認為地鐵能夠在幾年內建成,他們曾在市府門前發放數千張傳單,對項目的進度十分有信心,但很快便意識到,有太多困難需要克服。
邱信福首先感謝市府律師辦公室的律師,付出無數時間從法律層面上推進建設。其次,他感謝即將卸任的眾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每當我們有數百萬元的資金缺口時,我們只會向一個人求助,裴洛西幫助我們達成最終的目標。」裴洛西兒子小保羅裴洛西(Paul Pelosi Jr. )也到場表達祝賀。邱信福最後也表達對白蘭不懈地倡議和領導的感謝。
「偉大的事情值得等待」
市議員佩斯金表示,中央地鐵最初的規畫,並不經過華埠中心,為此白蘭發動所有人重新修改計畫,才將地鐵站移至市德頓街。修建期間,受到影響的租客及小商業都被妥善地安置。「偉大的事情值得等待。」佩斯金說:「最應該感謝的是社區,在這裡生活的人們受到施工影響最大,他們忍受等待了一個世紀,我們懷有歉意。」
舊金山警長史考特(Bill Scout)與消防局長尼克森(Jeanine Nicholson)承諾,將保障地鐵站消防及公共安全。中央警局副警長法默(Douglas Farmer)向本報解釋說,地鐵站內裝有多處攝像頭,可有效防止發生如性騷擾、種族歧視等犯罪。另外底層設有獨立的警察站,需要幫助的乘客能夠及時找到警員求助。車站附近將由中央警局巡邏警員保護,確保華埠居民可以安全使用公共交通。
交通局長譚姆林特意身穿印有舊金山地鐵線路圖的西裝,他指著位於「肩部」的華埠─白蘭站表示,到達中半島捷運(Bart)的時間節省了15分鐘,前往米慎區工作的人們也只需15到20分鐘。
乘客手機紀念歷史性時刻
19日,首班列車準時從華埠─白蘭站出發,乘客紛紛拿出手機紀念這一歷史性的時刻。返回車站後,柔功門擺出最隆重的陣仗,三條龍九隻獅子在大廳中嬉戲,並與觀眾親切互動。站外還鳴放炮竹,將慶祝氣氛提升到頂點。
出席慶祝活動的,還有市議員司嘉怡、孟達文、安世輝、副警長拉薩、指揮官葉培恩、分局長法默、捷運董事李正元、警察委員余健全、社區住客聯會主席梁榮浩、中華總商會會長劉運方、寧陽總會館主席黃中華等。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