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代移民吳劼 參選東灣都布林學委 盼加強學區預算監管

創辦房地產經紀公司、多年擔任學校義工的中國成都第一代移民吳劼(John Wu)6日表示,正在競選東灣都布林(Dublin)第三區學委。他的競選口號是,為都布林學校創造卓越,希望解決學生人數飆升、學位不夠問題,進行充分的財務管理,合作和增加學生機會。比如,市內第二高中建設預算有缺口,可以透過私人籌資、冠名等方式,完善資金,給第二高中配套建設游泳池、劇院等設備。
去年3月,都布林第三區韓裔學委Catherine Kuo在中學擔任義工分發食物時被夾在兩車間,不幸離世。隨後,他的華裔先生William Kuo被任命為臨時學委。此次競選第三區學委的,就有吳劼和William Kuo。席位任職期為兩年。
吳劼經歷曲折。他畢業於中國的音樂學院,在成都電台做記者,又到俄羅斯留學學習語言和音樂,再來美國學習神學和電腦,在矽谷從事2年軟體專業後,從2001年開始從事房地產,創辦房地產經紀公司。他曾擔任 Dougherty小學家長教師俱樂部的副主席,太太任財務主管。他還曾在Dougherty小學和都布林高中的校務委員會任職,也是三谷亞裔聯盟(Tri Valley Association)的共同創辦人。受他影響,大兒子今年加入海軍。
吳劼說,這些豐富的生活經歷是筆財富,讓他可以瞭解不同層次的群體的想法, 不管對方從事藝術,還是商業、高科技,他都能良好溝通,可幫助學區工作。
吳劼說,隨著人口飆升,目前都布林學區挑戰頗多。首先,學區正在建設市內第二所高中,第一期工程投入1億,但審計公司說,因建設成本增加等原因,預算還缺口7400萬。根據學區說法,目前預算可建設完高中,但沒有泳池、劇院等配套設施。「建設一個高中,這些設施是必須的。目前居民交了不少稅,再加稅不現實。如果當選學委,即使學區沒錢,也可想方設法籌資。比如,找企業冠名學校體育館,或者讓中國企業家建立姊妹學校或姊妹城市。」
吳劼表示,都布林東區學生人口增加,初中學位供不應求。考慮到初中人數時有波動,建新初中不現實。之前有設想是,將Dougherty小學一半人數,分到城市西區上小學,以後讀初中,但市民普遍反對,最後不了了之。「因為東區市民為了好學區付出很多額外的稅收,如果再將孩子換過去,大家覺得不公平。」
吳劼說,若能當選,希望在東區鼓勵學校實行新策略,緩解初中學位不足。比如,目前小學是從K-5(幼兒園到五年級)。可改成K-6(幼稚園到六年級即初一)學制,讓學生緩一年進入初中,減少學位擁擠,「加州有1900所學校實行K-6,資源銜接上完全沒問題。」
吳劼說,財務背景是他的獨特優勢,目前學委中,沒人有類似背景。他在學區預算委員會工作過,瞭解學校的日常開支,知道問題所在。比如,學區沒有透明的預算系統。去年畢業典禮,高中預算1萬多,其他學校1900元,人數卻不一,不知標準在哪裡。他希望,在學區建設中加強對學區預算的監督管理,增加預算透明度,同時開源節流,堅持按預算優先順序別進行規畫建設,以保證學校建設的順利完成。
吳劼還希望,減少學校灌輸意識形態,注重學校的實質教學,豐富科學的教學內容,減少任何和教學無關的課程內容,反對降低學習和畢業標準;提倡學生,家長和教師之間的合作溝通,以保證和進一步提高公立學校的教學品質;鼓勵社區以及群體之間的相互溝通和合作。他說,很自豪作為第一代移民能參選學委,「不管社區有多少流言蜚語,我都勇往直前。」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