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兆明:可視門鈴 與金山警局實時監控無關

舊金山華裔市議員馬兆明(Gordon Mar),日前拜訪去年首個免費安裝和使用智能門鈴的日落區長者劉林麗松(Jenny Low)家,以繼續推進免費智能可視門鈴在長者家庭的使用的同時,也回應媒體提出智能可視門鈴的投入與允許警局獲取實時監控錄像間的關係。馬兆明表示兩者不存在聯繫,但在涉及特定犯罪時,警方或許有可以獲取門鈴拍下的監控錄像。
今年由市長布里德(London Breed)提出允許警局獲取實時監控錄像,以支持和協助犯罪調查的「非城市實體監控攝像機政策條例」的立法程序仍在進行中,因該條例涉及居民隱私和警方權利濫用,引發頗多爭議。
馬兆明在28日拜會長者的活動時向媒體表示,其推進的智能可視門鈴計畫,與允許警局獲取實時監控的條例「沒有任何關係」,並強調,「可視門鈴家庭安全計畫專注於防止財務盜竊和屋主的人身安全」。
同時他表示,如有涉及大型集會、遊行和特定犯罪時,警方或許會向屋主們獲取門鈴拍下的監控錄像。他還說:「但我不認為,這樣的情況會時常在發放可視門鈴的住宅區中發生。」
馬兆明表示,在市議會通過的監控條例後,如果發生重大犯罪或安全事件,舊金山警局現在有權請求訪問實時視頻監控錄像,因此每位獲得智能可視門鈴的屋主或許會被警方要求提供監控視頻,以支持和協助特定的犯罪調查條例。
警局亞裔副警監克魯茲(R.Cruz)也參與到拜訪長者的活動中。他表示:「安全攝像頭是我們用來預防犯罪的調查工具,可以協助警方破案,所以增加更多的攝像頭,只是幫助我們保障市民的安全。」克魯茲也認為除了攝像頭外,更重要的是加強社區鄰里間的關係:「居民最了解自己的社區,如果間到不尋常的事情發生,可以隨時撥打非緊急匿名舉報熱線5530123或緊急狀況下撥打911」。他鼓勵多參加警局舉辦的社區會議,說出自身對安全的顧慮。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