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警示基金會:亞裔患病風險 比白人高

中風警示基金會(Stroke Awareness Foundation)於6月30日在聖荷西市舉行記者會,宣布聖他克拉拉谷醫療中心基金會(Valley Medical Center Foundation)前執行董事懷爾德(Chris Wilder)將加入董事會。目前中風警示基金會正在把精力集中到對亞裔群體的中風認知推廣上,使用普通話和越南語開展有針對性的宣傳活動。
聖他克拉拉縣議員查維茲(Cindy Chavez)呼籲世界日報讀者在www.strokeinfo.org網站註冊成為用戶,並下載「中風警示基金會APP」(Stroke Awareness Foundation app)。她說:「這是我們用中文向所有人介紹中風知識的好機會。更重要的是,如果大家不幸中風發作,APP將會為大家推薦最近的中風救治中心,在大家向911求救的時候,APP還會發送信息提醒患者的緊急聯繫人。」
中風警示基金會成立於2001年,一直致力於向大眾科普有關中風跡象的知識,創建了一系列有資質的中風救治中心(accredited stroke centers),開發了一個可以在任意地方為大眾服務的應用程序,幫助人們應對中風的緊急情況。
懷爾德回憶起自己在2021年初經歷的一次中風經歷時,仍然覺得後怕。他說,若不是當時妻子和醫護人員辨別出自己中風的跡象,把自己送去中風救治中心,而不是普通醫院進行搶救,自己很可能會失去生命。
中風警示基金會董事會成員及托尼斯科特發展會主席托尼斯科特(Chuck Toeniskoetter)表示,自己之所以創立中風警示基金會,就是為了確保每個人都能識別中風的症狀並及時被送到正確的醫院救治。
根據中風警示基金會提供的數據,美國每3.5分鐘就會有一個人因中風失去生命。每年美國有超過79萬人中風發作,其中約有61萬人是首次中風。在中風首個症狀出現後的三個小時內及時被送到急診室的病患,在三個月後的殘疾情況,會比那些沒有在中風時被及時送到醫院的患者好。
中風的發病率與種族有關。西語裔、亞裔和非裔的中風發病率較高。而且由於他們及時尋求救治的機率較小,所以他們中風發作的死亡率和殘疾率比白種人高。非裔美國人首次中風的發生率幾乎是白種人的兩倍。近幾十年來,除了西班牙裔美國人的中風死亡率還在上升,其他種族人民的中風死亡率均在下降。
中風警示基金會執行董事康威(Noemi Conway)說,中風是可以活下來的,但每一秒都很重要。在聖他克拉拉縣,不講英語的人佔所有中風人數的一半,他們很多都不熟悉中風的跡象,而且還有文化和語言障礙需要克服,可能不願意撥打911或乘坐救護車接受及時的治療。但是中風治療的延誤可能會導致許多嚴重的後果。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