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投書:菲律賓裔美國人(三)

老李在夏威夷和加州都生活過,有些感性認識,對兩地的菲律賓裔稍加對比一下。夏威夷的菲律賓裔占州總人數最高,2017年超過了四分之一,加州則是單一州菲律賓裔占了全美菲律賓裔人口的40%以上。
來看看美國菲律賓裔總體的情況。Pew研究所2015年美國社區抽樣調查結果顯示,菲律賓裔美國人25歲以上者,學歷為大學以上的比率為46%,低於華裔的53%,但平均家庭收入為8萬元,卻高於華裔家庭的7萬元。事實上,亞裔各族群中,菲律賓裔的平均收入僅次於印度裔,是第二名。
收入通常都與教育水準有關,但為什麼華裔的學歷較高,但菲律賓裔收入卻較高。這是為什麼呢?在美國生活的朋友可能猜得到答案。
美國的醫療衛生行業的工作收入豐厚,醫生一直是高收入階層,而護士、特別是註冊護士,收入與甚至與電腦工程師差不多,而且他們有可觀的加班費,其他醫療衛生方面的輔助人員收入也不錯。
根據統計,美國大約有15萬名菲律賓裔護士。加州註冊護士中,菲律賓裔占了總護士人數的20%,但菲律賓裔人占加州總人口比率僅4%多一些。
護士不一定要有本科學位,雖然學位會有幫助,但護士重要的是通過National Council Licensure Examination (NCLEX)考試,也就是資格考試,而參加這個考試,只要有護士副學士(Associate’s degree in Nursing)就可以了。
許多菲律賓技術移民就是因為考上了護士執照,可以透過不限制名額特殊類別移民美國。美國過去、現在、還有將來都缺乏數量可觀的醫生和護士,所以不少國外取得的醫學院學位和護士訓練都承認,不過需要通過嚴格考試和從頭開始的實習訓練才可上位。
不僅是護士,還有其他醫院的輔助技術人員也是如此,像化驗員,菲律賓裔的比率也特別高。以上分析應該可以解釋華裔和菲律賓裔教育和收入反方向的原因了。
我的一位住在夏威夷的老友小華說,他參加過普查資料的分析工作,夏威夷的平均收入是印度裔老大,華裔高於菲律賓裔,與美國平均情況不一樣。我也稍微比較了一下,完全是因為好奇心。
夏威夷旅館工作人員中,菲律賓人比率非常高。我沒有找到將菲律賓人在加州和夏威夷的比較文章和資料。但是看到一張2005年的夏威夷菲律賓裔25歲上大學教育比率表格,只有14.7%,大大低於夏威夷人口平均數的27.9%。這也一定小於加州菲律賓裔,因為全國的菲律賓平均數是46%,雖然是2015年的資料。
我查夏威夷的情況,因為20年前在那裡就有些感性認識,菲律賓裔集居地區多是較差的,還有服務行業多是他們。同一篇文章也指出菲律賓裔有30%的從事服務業,高於夏威夷的平均數22%。大家都知道,服務業收入一般不會高了。
看樣子,夏威夷菲律賓裔在社會經濟、教育、還有職業方面同他們自己在全國的平均數差別挺大的,他們比美國大陸的菲律賓裔落伍,拖了後腿。為什麼會造成這個情況呢?
應該是美國大陸,特別是加州菲律賓裔中的技術移民比率高,比如護士。而夏威夷家庭團圓類別的移民比率高。前者在教育和就業方面都有優勢,這樣當然美國大陸的菲律賓裔的收入和教育水準都比夏威夷來得高。
前面提到的夏威夷兩所著名私立學校,iolani和Punahou也可以看出這個情況。實際上,在夏威夷掌握政治和經濟權利的很多人都是這兩所貴族學校畢業的,加上另外一所只有夏威夷血統才能夠入學的kamehameha學校的畢業生。
找不到菲律賓裔資料,因為統計都是將所有亞裔歸為一個「亞裔欄目」。Iolani是亞裔57%,Punahou是14%,kamehameha當然是100%的夏威夷人。
我見到過學生的花名冊,因為曾經參加過別人孩子在那裡畢業典禮,幾乎見不到菲律賓裔的名字,雖然他們在總人口中比率最高。
現在這些學校學費都接近三萬元,多是夏威夷有點錢的家庭才可以付得起,當然還要通過嚴格的入學考試。
對這些學校有點認識是因為曾經也想送孩子去,被錄取了,可是孩子堅決不去,說她的狐群狗黨都沒有去,也算是節省了老李的錢。我們在夏威夷的許多老友,也都是咬著牙送孩子進了這前兩所私立學校,夏威夷工資普遍低,真是不容易。
當然也有成效,這兩所私校畢業的學生畢業後大都進入美國本土的高排名大學。我還知道有個孩子在哈佛一直讀完法學院後回去參政、當議員。大家都知道,歐巴馬是Punahou中學的驕傲,他曾經是學校籃球隊的。
在夏威夷時我讀過一本書,談到這兩所學校同夏威夷政治經濟精英的關係。對了,孫中山當年受到老哥資助,在Iolani上過學,後來轉到Punahou,這樣說來,Punahou起碼培養了兩個總統,孫中山和歐巴馬。
唉,當年應該咬牙堅決讓閨女去Punahou了。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