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汙水Omicron病毒含量減 專家估:疫情即將走下坡

對灣區衛生官員而言,汙水有如煤礦裡的金絲雀,可以對新冠疫情發出預警。一個多月前,他們在下水道汙水中驗出新冠病毒含量急劇增加,這是Omicron變種病毒引起病例激增的前兆。
好消息是,最近的汙水檢測結果顯示,灣區的新冠病毒含量已開始減少。
根據預測疫情發展非常準確的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模型與美國其他州和其他國家的疫情經驗來研判,北加州這波Omicron疫情已經登頂,而且即將開始走下坡。對已經厭倦病毒和防疫限制的民眾來說,這是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
與史丹福大學合作對汙水進行監測的聖他克拉拉縣衛生局副局長巴利亞特(Michael Balliet)說:「我們目前看到的一些趨勢顯示,灣區的疫情正進入高原期,甚至有開始下降的趨勢。」
除了聖他克拉拉縣,同時也為聖馬刁縣、舊金山、麥塞德縣(Merced)和莫德斯度(Modesto)監測汙水病毒含量的史丹福大學土木環境工程學教授波漢(Alexandria Boehm)表示,她在沙加緬度也看到類似的登頂趨勢。
根據上個冬季的經驗,以及其他國家Omicron疫情的發展,衛生專家預測灣區這個冬季的疫情會快速登頂,然後快速消退。英國政府公布的數據顯示,他們月初時的單日新增病例超過20萬例,上周降為14萬例,住院人數也開始減少。
史格里普斯研究所(Scripps Research)分子醫學教授托波(Eric Topol)在舊金山加大一場專家討論會上說:「希望我們看到的是疫情正在緩解的早期跡象,我們或許會在未來幾周內走出這波疫情。」
華盛頓大學衛生指標與評估研究所(Institute for Health Metrics and Evaluation,簡稱IHME)模型預測,加州單日新增病例數1月24日會到達最高峰,單日住院人數1月30日會增至3萬1510人,單日死亡人數2月1日會增至150人。
華盛頓大學衛生指標科學教授莫克達德(Ali Mokdad)表示,加州這波疫情最高峰比美國其他地區晚出現,部分原因是加州有高疫苗接種率和人們較普遍佩戴口罩,減慢了Omicron病毒傳播的速度,拉長了疫情周期。
加州14日的新增病例為11萬9000例,住院人數為1萬3349人,死亡人數為136人。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