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佛研究員陳仁宜:16號提案恐惡化族裔對立

距離大選只剩一周,公民團體對各提案做最後衝刺。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院研究員陳仁宜(Lanhee J. Chen)表示,第16號提案將使族裔再度成為加州就業、契約與大學錄取的明確因素,很可能破壞加大系統數十年來運作的錄取程序,提案恐怕更分化加州族裔問題。
陳仁宜27日參加反16號提案華人草根組織視訊會議,加州共和黨領袖夏樂柏(Bob Huff)及其妻子何美湄(Meimei Huff)共同參與;陳仁宜日前曾投書表達他對第16號提案的分析與看法。
陳仁宜表示,自從1996年加大錄取學生時,就不考慮種族、性別、宗教等14項審查內容,錄取改以學業成果、生活經驗等方式進行,有些學校也會考慮殘疾、家庭收入、難民身分、退伍軍人等生活狀態,做為審核條件之一。
他表示,加大曾公布的數據顯示,1996年209號民權法案通過以來,少數族裔就讀加大的狀況並沒有惡化,錄取過程也發揮更多作用,使得加大有更多族裔、更多元的學生。
陳仁宜分析,加大公布統計顯示,西裔生占比從1996至1997年的14%上升至2018至2019年的34%,增加超過一倍,非裔生也從1996至1997年的4%上升至2018至2019年的5%,有所增加;相反地,白人從1996至1997年的42%下降至2018至2019年的22%;亞裔則維持平盤,1996至1997年約33%,2018至2019年則為36%。
如果單看柏克萊加大,可發現西裔學生20多年來從17%成長至22%、亞裔學生從35%成長至45%,而白人學生則從33%下降至24%,整體學生族裔分布趨勢也與全加大相符。
陳仁宜說,從數據顯示,加大的族裔因為1996年209號民權法案更展現了多元的成果,如今第16號提案出現了,但第16號提案想要解決的問題,「實際上並不存在」;提案恐怕更分化加州族裔問題,選民不應該讓錯誤的提案通過。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