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稅將截止 新變動部分要留意

2021年度的所得稅申報,從1月24日開始,直到4月18日截止,時間只剩下最後幾周。不少民眾都還沒有完成申報。事實上,包括所得稅適用級距與部分扣除額等,2021年度的所得稅都有一些調整。再加上紓困金問題讓報稅變得更複雜,會計師提醒今年報稅需更仔細。
擴大稅收抵免 退稅更多
國稅局表示,納稅人在2021年聯邦所得稅申報表中,可以看到的美國紓困救援計畫帶來的變化,包括:擴大稅收抵免、不使用逐項扣除申報人的慈善捐贈抵免,以及使用逐項扣除申報人的更高的慈善捐贈限額。
國稅局提醒,許多通常不需要報稅的人今年應該考慮報稅,這樣這些人就可以利用諸如紓困金退稅額、子女稅優惠、兒童及被撫養人看護費用優惠以及收入所得稅抵免等擴大的福利。由於這些擴大的福利將意味著許多人獲得更多的退稅,因此,務必以電子方式提交準確的稅表,並選擇經轉帳直接存款,以避免處理延遲,並加快退稅速度。
如果在2021年有新出生的孩子,或者家庭在2021年增添了新的被撫養人,也要特別注意。如果在2021年有新出生的子女、並且在2021年所得稅申報表中將該子女列為被撫養人,則可能有資格為這個孩子領取高達1400元的2021年紓困金退稅額。
國稅局還鼓勵所有在2021年迎來符合條件的領養/寄養或新生子女的符合資格的父母,在2021年所得稅申報表上申請子女稅優惠,每個2021年出生的孩子可獲高達3600元的子女稅優惠。在2021年所得稅申報表中添加了被撫養人(例如父母、侄子/侄女或孫子/孫女)但未在2020年所得稅申報表中將其列為被撫養人的家庭,可能有資格為該被撫養人領取高達1400元的2021年紓困金退稅額。
子女稅優惠金額 增加了
國稅局指出,美國救援計畫增加了子女稅優惠(CTC)的金額,使得17歲的被撫養人也符合資格。對大多數家庭來說,可全額退還,提前在2021年下半年的每月已經獲得付款,累計達總額的一半。此外,即使家庭從工作、業務或其他來源獲得的收入很少或沒有收入,也可以領取子女稅優惠。
要獲得子女稅優惠,符合條件的家庭即使收到了月度預付款,必須提交稅表。此外,每個人都必須將附表8812附在他們的稅表上。
在2021年之前,每名符合條件的子女的抵免額最高可達2000元。法律將6至17歲的被撫養人的額度提高到每名子女3000元,而5歲及以下的被撫養人則提高到3600元。
最高的額度適用於修改後的調整後總收入(AGI)為以下水平的納稅人:單身人士7萬5000元或以下,戶主11萬2500元或以下,已婚聯合申報夫婦以及符合資格的寡婦/鰥夫為15萬元或以下。超過這些收入門檻後,對於超過原始2000元抵免的額外金額(每名子女1000元或1600美元),修改後的AGI每超過1000元,將減少50元的額外金額。
慈善捐款扣除 高達600元
國稅局指出,一項臨時法律變更允許更多納稅人在2021年聯邦所得稅申報表中,扣除給符合條件的慈善機構高達600美元的現金捐贈。
所謂的現金捐款,包括通過支票、信用卡或借記卡支付的捐款,以及個人因向符合條件的慈善組織提供志願服務而產生的未報銷的自付費用。現金捐款不包括志願服務、證券、家庭用品或其他財物的價值。
國稅局表示,通常選擇標準扣除的人不能為慈善捐贈申請扣除。而近90%的納稅人現在採用標準扣除,而不是逐項扣除。
不過依照臨時的法律,個人申報者,包括單獨報稅的已婚個人,針對2021年期間為符合條件的慈善機構的現金捐款,可以申請最高達300元的扣除。已婚聯合申報的夫婦,最高扣除額增加到600元。扣除額在表格1040和1040-SR第12b行中申請。
使用逐項扣除的申報人,可對符合條件的現金捐贈選擇100%的限額
在2021年進行大額現金捐贈,並使用逐項扣除的納稅人,可能有資格對捐贈進行最高達調整後總收入的100%的扣除。通常的限額為調整後總收入的60%。符合條件的捐贈指南,與使用標準扣除申報人的慈善捐贈扣除指南相似。特殊規則適用於選擇和計算此更高的限額。有關詳細信息,包括工作表和示例,可參閱出版物526。
終身學習抵免限額 提高
失業補助金在2021年為應稅收入,在附表1第7行申報。僅在2020納稅年度,這些福利的前1萬200元對大多數家庭不徵稅。此免稅項,目前不提供。
學費與學雜費扣除,目前不提供。相反,終身學習抵免的收入限額提高了。針對於2021年,夫婦聯合申報且修改後的AGI在16萬美元至18萬元之間,或其他任何人在8萬元至9萬元之間,將逐步取消該抵免額。有關詳細信息,可參閱表格8863及其說明。
自僱人士可能有資格申請2021年期間因新冠疫情相關的病假或探親假申請稅收抵免。有關詳細信息,可參閱表格1040和表格7202的說明。
新標準扣除額 再度調升
2021年度的標準扣除額再度調升。單身人士(Single)的標準扣除額為1萬2550元。夫妻合併申報(Married, filing jointly)的標準扣除額為2萬5100元。家庭戶主(Head of household)的標準扣除額是1萬8800美元。
此外,65歲以上的年長者,或者盲人可享有額外的標準扣除額1350元。
2021稅務年度的所得稅,依照收入的不同,分為七個。
10%:單身應稅收入低於9950元(夫妻合併申報為1萬9900元,家庭戶主申報為1萬4200元)。
12%:單身應稅收入超過9951元。夫妻合併申報為1萬9901元,家庭戶主申報為1萬4201元)。
22%:單身應稅收入超過4萬526元(夫妻合併申報為8萬1051元,家庭戶主申報為5萬4201元)。
24%:單身應稅收入超過8萬6376元(夫妻合併申報為17萬2751美元,家庭戶主申報為8萬6351元)。
32%:單身應稅收入超過16萬4926元(夫妻合併申報為32萬9851元,家庭戶主申報為16萬4901元)。
35%:單身應稅收入超過20萬9426元(夫妻合併申報為41萬8851元,家庭戶主申報為20萬9401元)。
37%:單身應稅收入超過52萬3601元(夫妻合併申報為62萬8300元,家庭戶主申報為52萬6601元)。
對於2021年度的報稅,2021-2022北美華人會計師協會會長張青(Eric Zhang)會計師指出,許多人都很關心紓困金的問題,有些人沒有收到紓困金,或者收到的數字不正確、或者家庭人口有改變,在報稅的時候可以拿回來。紓困金的發放有收入的標準,若當時拿到紓困金時符合資格,但後來發現去年整年的收入超過標準,並不需要還回去。同時,紓困金也不會算收入,不算是應稅所得。
另外,如果去年有拿到子女稅優惠(CTC)者,國稅局已發放6419的信件。若上面的數字有錯誤,或者沒有收到6419,可以上國稅局網站查詢。由於子女稅優惠當時是預先發放,但如果後來收入超過標準,必須退回。
個人方面,Earned Income Tax Credit對於中低收入家庭,也擴大了可以申請的範圍。詳情可以洽國稅局,或者報稅專業人員。
收入數字不對 恐被查稅
張青表示,許多人都擔心被國稅局查稅。就國稅局的審計來講,最常見的狀況就是納稅人提供的收入數字與國稅局的資料不一樣,例如收到1099但是沒有申報,或是數字對不上。
另外,也有人是將被扶養人的稅號寫錯,導致被查稅;或者是報稅人自己將個人的資料填錯,「其實很多問題,都是看起來很簡單的問題。」
對於有對於個人稅表中有Schedule C生意收入者,業務相關的開銷可以報稅。不同的行業每個項目的合理花費比例都不同,不合理的比例也容易讓國稅局起疑。
同時,收入與支出的比例也必須合理。例如,有些人收入很低,但是開名車、住豪宅,生活與收入不匹配,也會讓國稅局質疑合理性。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