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市徵華埠大屠殺悼念方案

洛杉磯市政府為悼念在1871華埠大屠殺中喪身的華人,近日向民眾公開徵集有關悼念活動的設計方案(Request For Ideas),同時借此機會向公眾普及這一歷史上滅絕人性的慘劇,對在屠殺中遇害的華人進行追思,也希望能夠引發社會面對更多種族主義,暴力和偏狹的反思。
影音來源:洛杉磯公共圖書館
設計方案徵集活動的截止日期為10月22日,公司、個人和藝術家團體都可以提交自己的想法。經過初步篩選,會先確定五份候選方案,被選中的每個方案都能獲得由洛市文化局(Department of Cultural Affairs )提供的1萬5千元的贊助資金支持,用來對方案進行擴展或完善。最後經過篩選,再從候選方案中敲定一份最終方案,而民眾的投票參與,也將成為決定最終方案的重要参考因素。
1871年10月24日,在距離洛杉磯市政廳兩條街道外的舊華埠發生了一起駭人聽聞的大屠殺。500名白人暴徒圍攻華埠,洗劫華人商店,當場槍殺和吊死了18人,其中還包括一名孩童,後又有一人傷重者不治,最終實際死亡人數19人。此次大屠殺起因源於兩位華人在一場糾紛中誤殺一名白人牧場主,隨即引發白人暴徒聚集,並犯下此次暴行。
據 Cecila Rasmussen 1999年在「洛杉磯時報」上的敘述,「華埠每一個棚戶都被洗劫一空,一名受害者的手指因戴了鑽戒而被切斷。大屠殺的發起人在街上炫耀著他們的『戰利品』,引起暴徒的歡呼甚至讚美。估計有價值4萬元的現金、黃金和珠寶被盜。」
1871年的洛杉磯還是一個偏遠的小鎮,人口約5700人左右,據1970年人口普查數據顯示,當時該區域共有171名華人,主要以當苦力、經營商鋪或耕地為生。據洛杉磯公共圖書館 (LAPL)資料記載,此次暴力事件致使洛杉磯當時10%的華人被殺,而這之中僅一人與大屠殺的導火索事件有關,其餘全是無辜群眾。
由於當時加州的法律不許亞裔出庭作證指控白人,涉案九名主要嫌犯在被捕受審後,因為缺乏證據和審判中的紕漏,竟全部被判無罪釋放。該事件不僅是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暴亂之一,也因其整個審理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而成為當事政府機構身上至今難以抹去的一個污點。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