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停車格成疫後新常態 提升社區生活機能

新冠疫情來襲時,加州許多餐飲店家為了遵守防疫規定,都申請將門前的路邊停車格(parklet)臨時改建為戶外用餐區,疫情終於趨緩後,parklet生態是否會隨之消失?答案是不會。因為從北加的舊金山到南加的洛杉磯、聖地牙哥都在鼓勵民眾、社團多多利用停車格,改為用餐、休憩區,甚至是徒步廣場,提升社區的生活機能。
舊金山早在2005年就已經開始「San Francisco Parklet Program」,鼓勵停車格的再利用、並增加徒步區的範圍,南加的洛杉磯與聖地牙哥則是到疫情爆發後才對停車格再利用轉趨積極。
以洛杉磯的「People St」計畫為例,市府就希望將長達7500哩的街道,改建為更宜居民徒步生活的所在。市長賈西提(Eric Garcetti)強調,洛杉磯正需要這樣的創新計畫,促使洛市的街道更為安全與更有樂趣,在People St計畫的鼓勵下,非營利機構、社區組織等等都可以申請設立停車格再利用專案,因此他非常樂見洛市街頭出現更多的廣場、腳踏車格與停車格活化。
聖地牙哥市府的方案則稱為「Spaces as Places」,允許市民申請將戶外區改為徒步區、用餐地、腳踏車停放格,或是公共藝術、娛樂展演與其他活動的場地。2021年開始的Spaces as Places計畫,將使疫情期間臨時「占用」的停車格有機會轉化成永久設施。市長格洛里亞(Todd Gloria)就認為,此一計畫在保障公眾路權時,又能激勵經濟活動,除了步行專區、更寬的人行道,還能用停車格活化的空間實際協助老舊社區再造。
2005年就已經開始的San Francisco Parklet Program,在疫情期間更是大受歡迎。舊金山Shared Spaces Program負責人Robin Abad Ocubillo就說,現在的停車格活化行動已經不再是單一個人的生計改善,而是整個鄰里都能優化的措施,在增加徒步人流的同時,也使當地的經濟活動更為堅韌,餐廳與商店的客流不再是個問題,「因此舊金山不但2023年還會繼續推動,明年的明年還會繼續」。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