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信詐騙年末衝業績 留學生淪重災區

隨著對電信詐騙打擊和防範力度的加大,詐騙團夥也不斷更新手段和套路。年末將至,電信詐騙團夥活動越發猖獗,通過電話、短信甚至郵件對目標人群詐騙的案例層出不窮,南加華人留學生群體也淪為電信詐騙的「重災區」。
小楊是一名在洛杉磯某大學就讀音樂專業的留學生,近日接到一通詐騙電話,來電男子自稱是從洛杉磯中領館打來的,首先和他核實了姓名。之後告知小楊的護照號和信息可能被人利用涉嫌犯罪,之後會將電話轉接給「廣州市公安局」。然後,一位「廣東口音」的「警員」提供了自己的「警號」,緊接著就用嚴肅強硬的語氣詢問小楊的護照情況,並且告知小楊的名字已列入「監控名單」,因「辦案需要」,接下來一段時間內必須要配合「警方」進行實時視頻和電話監控,直至案情有所突破,並且隨時可能遣返回國配合查案。
小楊說:「聽到這裡,我開始覺得有些可疑,但心裡確實十分緊張,尤其是聽到對方提到可能要將我遣送回國查案的時候」。電話另一邊的男子還提出,因為此案涉及資金詐騙,要求小楊通過指定銀行轉帳5萬美元「保證金」至指定帳戶,待司法機關「驗證清白」後即可被退回。因為對方迅即直奔主題「轉帳」,加上小楊對電信詐騙也有所耳聞,立馬判斷這可能是一場騙局,遂直接掛斷電話。
據小楊稱,雖然詐騙短信隔三差五就會收到,但這是自己第一次接到這種電話,雖然已經有了防範意識,但還是差點就相信了。他所在的華人留學生校友群裡,很多人經常抱怨此類詐騙騷擾,就在近期他的一名同學也接到了套路極為相似的詐騙電話,所幸該學生及時詢問了該校老師,才沒有被騙。更有另外一名同學稱,他已連續四年接到過假冒「DHL」快遞公司打來的詐騙電話。小楊說:「我們會經常在一起分享交流自己遭遇的騙術把戲,因為同學分享交流,不知不覺中提高了防範意識。」不過小楊說,自己學校的華人同學圈裡,暫時還沒有聽說有誰被騙走錢的。
據了解,目前在美國的華人留學生遭遇到的電信詐騙套路具備一些主要特徵。首先,騙子的偽裝身分都很「對留學生的口味」。一種「流派」是冒充國家公職人員,比如駐美領事館,國家海關,法院甚至國際刑警部門。而另一個「流派」則是假冒銀行、快遞物流公司人員。海外留學生往往對護照、簽證、國際快遞、行李等信息比較關注,並且身在海外,大多沒有依靠,社會經驗不足,詐騙團夥冒充這幾類職業,往往會使留學生信以為真。
其次,行騙手法特點明確。大部分電信詐騙第一步會謊稱當事人的護照或其他重要證件被他人盜用、並且被盜用的護照可能涉嫌「違法犯罪活動」。他們甚至會偽造公職人員的證件、服裝,以獲取留學生的信任。下一步往往會要求當事人簽署某些協議類文書,在所謂的「執法」或「重要流程」中要求當事人暫時斷絕和外部的聯繫,同時進行全程監控。在這種情況下,留學生們很容易會陷入恐懼,不能甚至不敢尋求外界幫助。
當詐騙集團感受到當事人已經被「完全控制」後,就會開始以「擔保金」、「罰款」等形式要求當事人配合支付這些費用,以進行「費用清查」為由,編造各種情節對當事人進行脅迫和恐嚇,直至成功誘騙當事人向指定帳戶匯款轉帳。
在2021年9月,曾有一名在波士頓大學就讀的中國留學生因接到類似的電話,最終被騙走共計約15萬美金。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