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園訪客疫期驟增…餵食動物、遺留垃圾 破壞生態

新冠疫情讓加州人更親近大自然,加州各地公園過去兩年訪客驟增,州立公園人數年内訪客增加五倍,公園垃圾、非法放生、人為餵食,以及非法穿越野生動物棲息區等問題叢生,引起環保組織廣泛關注和擔憂。
少數族裔媒體中心18日邀請加州環保專家對相關挑戰展開討論。與會專家表示,2020年疫情橫行期間開始,加州州立公園吸引了創紀錄的遊客數量,至今仍在持續增長當中。其中包括加州的東灣地區(East Bay Regional Park District)等州立公園。
東灣地區公園管理委員會委員Dee Rosario、環保專家Becky Tuden、 野生動物保護專家Doug Bell等人,參加當天討論。專家們表示,除了驟增遊客打擾野生動物區,帶來前所未有的人跡,遊客對野生動物的非法餵食,寵物走失,宗教或禮儀目的的放生以及大量垃圾,都對野生造成極大影響,部分瀕危野生動物甚至可能面臨遷移甚至絕跡。
Rosario表示,以前很多人去公園是希望獨處,尋找理性,現在則是全家老少使用公園,而且非常頻繁。人口的多樣性和數量的暴增,給公園帶來的巨大影響可想而知。
環保專家Tuden表示,州立公園設計的原始初衷,一方面希望保護野生動植物,另一方面也提供人類認識大自然的平台,讓人類與動物都能夠保持其多樣性持續發展。州立公園和地區野生公園,長期以來被看作是野生動物安全的棲息地,但如果他們的生活形態受到太多人類行為和活動的影響,不僅這些動物生存受到影響,也無法繼續繁殖後代。
作為州立公園野生動物保護專家,Bell表示,加州很多瀕危動物都長期生活在野生公園內,比如西部雪鴿、禿鷹、白頭鷹等都生活在東灣地區公園内,所以公園内的一些小徑放置了告示牌,警告遊人不要進入,以免打擾瀕危動物的生活,但還是很多人偏離了小路,想去哪裡去哪裡,讓瀕危動物備受威脅;還有一些無人機直接撞毀了保護性物種的窩。
疫情期間人們因為失業而放生自己的寵物數量也大幅增長,寵物放生回破壞原有的公園生態,流浪貓甚至可以對公園的小型野生動物產生直接威脅;很多人為對動物表示友好而餵養,殊不知,餵食野生動物導致動物高度聚集,出現傳染病,同時也會對其他遊客造成威脅,比如郊狼很容易適應人的存在,同時也很容易變得具有攻擊性,咬傷兒童和人,導致牠們被毀滅。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