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報自耕健康講座 達人談有機園藝 分享省水秘訣

世界日報與聯合健保公司合作舉辦「自耕健康講座活動」,於9月24日(周六)上午舉辦,提供耆老關於蔬菜水果的種植方法、健康飲食方式、以及健康保險知識。主講人之一是「花哥」園藝達人許希聖,題目是:銀髮族居家有機園藝的喜樂。
「花哥」許希聖畢業於台大公共衛生系,1978年來美留學,在南加大獲環境工程碩士學位,曾任洛縣廢水處裡工程師、加州科學顧問公司副總裁,之後從洛縣加州環保局退休。退休後,他把台灣道地的水果全「搬」來洛杉磯,再加上種菜,全部植物均使用雞糞和魚肥種植,不含化學肥料,有機又健康。
許希聖表示,自疫情開始以來,大家居家時間較多,尤其是銀髮族朋友,很多人開始在自家庭院享受園藝耕種樂趣。自家種植蔬果,往往都是日常生活所需,與農場耕種有很多區別。比如生活中經常食用的蔥、韭菜、番茄、小黃瓜、絲瓜、瓠瓜、苦瓜、台灣高麗菜、大白菜等,針對南加氣候特點,可以種植自己喜歡的果樹如蘋果、橘子以及火龍果,也可以種些東南亞及中南美洲水果。種植火龍果比較容易,大家可以試一試,若10月或11月育苗,明年就可以吃到果實了。但若遇到特別熱、冷的天氣,要對果樹幼苗做些保護措施,比如勤澆水、遮蔽強陽光,或避免霜害。
施肥很重要,無論是栽種蔬果,愈是認真施肥長勢愈好。鼓勵大家對果樹、蔬菜施用有機肥料,不用任何化學肥料。雞糞、牛糞都是很好家庭園藝肥料,其他有機肥料也可採用。有的人對栽種的蔬果,只澆水不施肥,就不會有好的收成。有了家庭園藝,必然涉及節水,許希聖以自己多年經驗推薦大家,他庭園沒有草坪,澆水採用手工,種植200棵果樹及蔬菜,家裡每月水費從未超過百元。
許希聖說,家庭種植蔬果,不需要很大體力,所以對大多數中老年人都比較適合,若需要大體力挖洞,可以請工人幫忙。因種植的蔬菜、果樹都比較矮小,所以也比較適合年長者平時打理及修整枝條。
他說,平時自家種植的蔬菜,不用怎樣多加工就食用,他會在講座中分享更多自己有機種植健康養生經驗,給大家生活增添更多快樂。
活動舉辦地點在蒙特利公園市 Courtyard by Marriott, Crystal Ballroom,地址:555 N. Atlantic Blvd. Monterey Park,即10高速公路旁的Atlantic大道上,在Atlantic Times Square對面。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