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源:加州缺水 農用水應防浪費

南加州成功大學校友會繼前兩年邀請前內政部部長李鴻源博士,主講台灣能源未來趨勢廣受好評之後,21日再度邀請他親臨洛杉磯,以「全球化及全球暖化衝擊下台灣要如何自處」作主題,談論未來經濟與環保議題為何密不可分的原因。
李鴻源分析缺水、缺電、高碳足跡、少子化、人口老齡化,以及兩岸關係,開頭便以溫室效應一一點出所有問題所在,並逐一細談解決方案。
南加州成功大學校友會會長蔡瀚寬表示,這是第三次邀請李鴻源演講,前兩次他以不同角度切入「台灣要認清真相」作為主題,今年則從他最拿手的水資源、環境領域主講。
對於加州缺水問題,李鴻源表示,加州缺水只會越來越嚴重也是不可逆,就從他對美國的了解來看,加州缺水是因水資源浪費非常厲害,政府也沒有相關規範仔細防範,如廁所節水設施、漏水問題、灌溉草皮措施等。相信身為農業大州的加州,蒸發的灌溉用水損失率就超過三成以上。民眾跟政府能做的,就是從水資源回收開始做起,如雨水循環等。
談起台灣及美國未來資源循環的問題,李鴻源說,台灣現階段規劃2025年全面關閉核能發電廠,這樣用意識形態操作能源,只會讓台灣本土碳足跡越來越高,而之後徵收碳稅。所以民眾不需要等政府下達指令,就需從自身做起,實現能源循環。
如李鴻源母校泰山國小在他指導下,已實現循環經濟及水資源目標,不但水費是從前的十分之一,校園用水也成功將回收水用於灌溉、清潔及如廁等,績效相當不錯。而東海大學、靈鳩山等校園、宗教團體,也陸續加入循環用水方案。
在新資源方面,李鴻源指出,加州長年陽光充沛,非常適合安裝太陽能板。台灣雖沒有美國地大,核心技術掌握方面也相當不錯,如氫發電有90%核心技術掌握在台灣,很樂意在未來與加州分享相關資訊及技術。
在兩岸議題上,他認為兩邊都需要互相尊重,達成競爭又合作的友好關係,畢竟在全球氣候變遷面前,誰也跑不了。因此作為同根同源的華人都需互助,提升自我競爭能力,如台灣在2009年莫拉克颱風時,人命傷亡近700,到現在防災技術及型態提升至日本、越南專家都專門來請教,整體技術大幅提升。
對於未來商業趨勢,李鴻源認為,許多企業將會圍繞著碳交易打轉,以降低碳足跡為主要市場,這些趨勢能從現在台灣會計師事務所近期增設ESG(environmental、social、governance)報告看出;該報告以為組織永續作為評估績效,從經濟、環境、社會三方面架構來評估一個公司是否能永續經營,相信這股潮流將會在五年內大幅改變所有企業及市場規則。
歷經三年再訪問美國的李鴻源表示,他曾於美國中西部求學,對於洛杉磯遊民顯著增加備感驚訝,加上當地交通亂象,讓他不太適應。但還是鼓勵台灣學生多到世界各地看看,雖然近年國內研究所趕上國際排名表現很不錯,但也擔心年輕人追求「小確幸」將會帶來問題。發現許多年輕人寧可將視野鎖在台灣而不是國際問題,長久只會讓自己困在舒適圈,競爭力會逐年下降。
當天講座由南加州成功大學校友會主辦,洛杉磯僑界急難救助協會、加州台灣同鄉聯誼會、美西華人協會等社團協辦。洛杉磯華僑文教服務中心陳敏永主任、前聖瑪利諾市孫國泰市長、南加州成功大學校友會蔡瀚寬會長 、洛杉磯僑界急難救助協會劉煥君會長、南加州中國大專院校聯合校友會陳啟志會長、加州台灣同鄉聯誼會王竹青會長、美西華人學會徐和生理事長、南加州台灣大學校友會王雅瑩會長、南加州中國文化大學校友會車慶餘會長、亞美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葉俊麟執行長,以及美國YK集團盧順興董事長等人到場聆聽。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