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92歲梅鐸再婚:害怕墜入愛河、這是最後一次了

時隔數月投遞同一郵筒支票再次被盜 洛縣華商不解

憶七七抗戰 他讀世報生靈感 在台北忠烈祠找到亡父牌位

抗日英烈後人毛衛立(右)介紹他從忠烈祠找到了父親毛步歐的牌位。(記者丁曙/攝影)
抗日英烈後人毛衛立(右)介紹他從忠烈祠找到了父親毛步歐的牌位。(記者丁曙/攝影)

八年抗戰中國軍民付出巨大犧牲,無數家庭被拆散親人音訊杳然。美國南加州僑學界6日舉辦紀念七七抗戰85周年座談會,來自台灣的僑民毛衛立講述自家悲歡離合的故事。

父親陣亡時自己還是嬰兒,移民美國後讀世界日報得到啟發,從台北忠烈祠找到了父親牌位,而且把軍階從「少尉」更正為「少將」。

毛衛立說,他的父親毛步歐是國軍將領,抗戰陣亡時,自己未滿一歲,並不了解父親的歷史。大學畢業後移民美國,後來參加台灣海外青年夏令營,去忠烈祠觀禮衛兵交接儀式,當時居然不知道父親的牌位就供奉在裡面。直到2018年7月的一天閱讀世界日報副刊,看到一位朱先生的文章,介紹自己瀏覽台北國民革命忠烈祠網站,看到了他的大伯父的名字。

毛衛立當時靈機一動,也登錄了忠烈祠網站,赫然發現自己父親的名字也在上面。他喜出望外打電話查詢,忠烈祠接電話的林姓中士說,烈士名單上確有一位「毛步歐少尉」。當時自己喜憂參半,因為聽母親講,父親陣亡時的軍階是「少將」軍銜對於軍人的身分非常重要。

父任職兵工廠 受委員長器重

他回憶,少年時聽母親說,父親出生於浙江省,當時西方列強憑藉「船堅炮利」縱橫天下,所以他改名「毛步歐」,立志去歐洲學習。最初去上海震旦大學(復旦大學前身)讀書,畢業後如願去歐洲,入讀比利時皇家軍事工程學院。畢業後抗日戰爭爆發,他回到重慶擔任軍事委員會工程專家,後來派到武漢的漢陽兵工廠任職,當時是中國主要的兵器工廠。

父親因為工作出色,得到蔣委員長賞識,晉升至少將。此後日軍從廣州包抄國民政府大後方,蔣委員長又派他去廣州督察武器裝備生產運輸及防禦工事。1943年8月28日,他在廣西柳州被日軍炮彈擊中身亡,「那時我還不滿一歲」。

毛衛立介紹,忠烈祠供奉大約41萬名烈士,分為武烈士祠和文烈士祠。其中,將軍軍階者在武烈士祠內每人都有一個牌位,校尉級是100人合共一個牌位,士官士兵則是造冊。然而,父親陣亡已近80年了,國民政府從重慶還都南京,最後撤退到台灣,很多軍史資料都已遺失,忠烈祠找不到父親的資料。

幸運的是,毛衛立曾經在台灣領過撫卹金,從他的撫卹資料裏面找到了父親少將軍銜的紀錄。身分證實後,忠烈祠將毛步歐的軍階更正為少將,做了一個將軍牌位,並將照片寄給他,當時非常感動。

2020年11月4日,毛衛立和妻子乘飛機到台北,次日一早去忠烈祠祭拜先父,並且向所有的烈士以及烈士用鮮血染紅的青天白日滿地紅大旗三躬躹。

他最後強調,人在美國能夠找到父親的下落,完全是因為在世界日報上看到了朱先生寫的文章。他在文中敍述他的大伯父朱樑,1938年5月在河南開打的蘭封會戰十分慘烈,此戰役日軍指揮官是戰犯土肥原賢二,國軍四位團長有兩人犧牲兩人負傷,九位營長全部陣亡,朱先生的大伯就是其中的一位營長,時年31歲,少校軍銜,留下了當時才18歲的新婚且懷孕的妻子。

毛衛立指出,土肥原賢二是九一八事變的主謀,以及偽滿州國策劃者。1948年東京大審判,他被判為甲級戰犯,處以絞刑,立即執行。可是1978年日本政府將土肥原賢二及東條英機等14名甲級戰犯供奉到靖國神社,「如果我的父親及朱先生的大伯父地下有知,情何以堪?」

國民革命忠烈祠供奉大約41萬名烈士。(記者丁曙/攝影)
國民革命忠烈祠供奉大約41萬名烈士。(記者丁曙/攝影)

抗日英烈國軍少將毛步歐的牌位供奉在台北忠烈祠。(台北忠烈祠網站)
抗日英烈國軍少將毛步歐的牌位供奉在台北忠烈祠。(台北忠烈祠網站)
中華民國故總統蔣中正題詞「國民革命忠烈祠」。(記者丁曙/攝影)
中華民國故總統蔣中正題詞「國民革命忠烈祠」。(記者丁曙/攝影)

世界日報 移民 加州

上一則

異族通婚 仍難跨越歧視界線

下一則

第2輪反仇亞撥款 金額翻倍發放3030萬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