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回收法提案難認同 環團堅決11月公投

環保機構Natural Resources Defense Council、California Coastal Commission年初就一直推動11月公投表決是否執行「加州回收暨塑膠污染減量法」(California Recycling and Plastic Pollution Reduction Act),雖然加州參議員艾倫(Ben Allen)本周發起的議會提案希望緩頰,但是環保團體仍不滿意,年底似乎非得公投大戰不可。
回收暨減量法要求,所有單次塑膠包裝與餐具,2030年之前都要使用可回收、可再用或可分解的材料,同時,單次塑膠製品產量減少25%。另外,該案除了禁用保麗龍外,還要求製造商與分銷商必須為每件製品繳納一美分的稅金。
艾倫的提案則是希望在環保與廠商利益間取得妥協,除了不禁用保麗龍外,卻也要求在2025年之前將保麗龍的回收率提高至20%。聯邦環保署的統計,目前的保麗龍的回收量才3.6%而已。只是,環團對提案仍不埋單,認定艾倫讓步太多,而且讓製造商負責回收,根本就是「監守自盜」,跟要求菸商反菸一樣荒謬,因此堅決推動公投,讓CalRecycle負責回收。
不過艾倫認為,由製造商負責回收才能讓他們確實知道回收的困難,從而落實加州的高標。而他的提案也要求單次塑膠餐具廠商2032年前減產25%,並每年支付5億元的環保回饋金。全球最大製造商Dart Containers在談判中雖未對艾倫的主張表態,但卻也願意依立法途徑解決爭議。其他環團,如Nature Conservancy、Ocean Conservancy、Azul與Oceana也願意支持提案。
加州境內目前沒有塑料回收廠,但塑料回收與分解必然牽涉到有毒廢棄物的處理問題,而由製造廠負責回收塑料,最後結果很可能是導致加州出現塑料回收廠,環保團體認為這樣的問題更大。但是持平而論,加州之所以可以一直不設塑料回收廠的原因,在於大量塑膠垃圾都「外銷」到中國了,但中國在兩年前開始拒收後,才衍生出加州日趨嚴峻的塑膠回收問題。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