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磯暴亂教訓深 亞非摒棄歧視 族裔和諧共處

洛杉磯動亂30周年(30th anniversary of the LA riots)將臨,多個亞裔、非裔和主流團體正在策劃和舉辦紀念活動,一些動亂親歷者和受害者深刻反思,汲取慘痛教訓,促進族裔和諧、改善人際關係、摒棄偏見和歧視,團結建設共同家園。
1992年4月29日,棍打違章的黑人貨車司機金恩(Rodney King)的四名白人警員被陪審團裁判無罪,立即引發洛杉磯史上持續六天的最大動亂,導致63人死亡、2383人受傷、1萬2000人被捕、財產損失10億元,加州州長急調國民兵鎮守。
在這場動亂中,洛杉磯市的非洲裔和亞裔直接武裝衝突。因為在金恩案判決前不久,韓國城一名韓裔女店主,開槍打死一名搶走一罐可樂的15歲非裔女孩,此案女店主被法官判為過失殺人罪,但只判緩刑五年,引發黑人社區憤怒。因此,韓國城首當其衝,一群群非裔青壯年發起攻擊,打劫或火燒了幾百家韓資商店。韓國城青壯年持槍上崗,守衛街口和店鋪,與前來打砸搶燒的非洲裔青年對歭。這場暴亂中喪生者多數是韓裔,經濟損失也最為慘重。
在暴動中一些華人和店家也成為受害者。有一名22歲的李姓越華裔青年,在南洛杉磯開設的商店被砸,他和父親開車裝上木板去封店護產,就在Western大道和Pico大道口等待紅燈時,被非裔暴民誤以為是韓裔,拉下車去活活打死。案發後,時任中國駐洛杉磯總領事王學賢,還專程攜帶慰問金去探望死者的父母。
前洛杉磯市消防局亞裔副局長馬克(Emile Mack),在洛杉磯暴亂發生時已在消防局服役,一連三天見證南洛杉磯烽煙滾滾,發生了大約600起縱火案。他和隊友們接連三天不眠不休,四處奔波滅火。他在多年前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反思洛城暴動,最重要的是促進本地多元族裔的和諧與包容,提升不同文化的相互理解,大家團結攜手,建設洛杉磯共同的新家園。
當年經歷過這場動亂的退休工程師朱菁蕙回憶說,動亂發生的前幾周,她剛從猶他州一所大學的研究所畢業,被洛杉磯一家公司錄用,未料上班不久遭遇暴動。她來自中國,見過文化大革命的武鬥場面,兩派對立的工人團體用棍棒對打,後來演變為街頭打砸搶。從中國來到美國,又見暴民打砸搶,令她十分震撼。原以為美國是一個法治社會,民眾有爭議上法庭解決,怎麼也會出現這種無法無天的場面?她當時非常不解,只能忍受。但是,近幾年來又相繼見證了「黑命貴」運動、仇恨亞裔犯罪逆流等,才對美國社會深刻的種族矛盾和對立有了更深的認識。她表示,在一個種族多元、政見分歧的社會裡,必須永遠保持警惕,一根導火線可能引發一場火災。
為紀念洛杉磯動亂30周年,亞裔和非洲裔民權領袖,本周將聯合舉辦戶外公共活動,屆時洛杉磯的黑人和亞裔音樂家、藝術家和演說家們一起,療傷止痛、反思歷史。該場紀念活動由洛杉磯亞美公義中心、洛杉磯城市聯盟 (LAUL)、韓美聯合會(KAFLA)、第一非裔衛理公會聖公會 (FAME)、韓國城青年與社區中心 (KYCC) 和韓美聯盟(KAC)等。他們在一份聯合聲明中指出,「這次聚會將匯集洛杉磯的多元化社區,以康復、紀念和致力於建立一個種族更加平等的社會。我們會記住過去,團結在一起,對未來抱有希望。」該場紀念活動時間是4月29日下午4時至7時,地點Liberty Park,3700 Wilshire Boulevard,Los Angeles 90010。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