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月夜」記載150年前洛城華埠屠殺 盼毋忘歷史、反仇恨犯罪

洛杉磯市市長賈西提(Eric Garcetti)數日前與「制止反亞裔仇恨犯罪」(Stop AAPI Hate)聯合創辦人聚會時,回顧19世紀末洛杉磯華埠居民曾經是美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私刑受害者。當時發生一起駭人聽聞的大屠殺導致19人死亡,華人作家著書毋忘歷史,華美博物館製匾警策當下。
新冠肺炎(COVID-19)大流行一年來,美國仇外心理和偏執情緒激增,歧視和攻擊亞裔的事件頻傳,直到近期的亞特蘭大按摩店八人遇害達到高峰。然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在距離洛杉磯市政廳兩條街道外的舊華埠,1871年10月24日發生一起駭人聽聞的大屠殺,500名白人暴徒圍攻華埠,拆房抓人,槍殺和吊死了18個大人和小孩,後來又有一位傷重者不治,實際死亡19人,約占當時華埠人數的一成。
華裔女作家黃馬恩慈(Angi Ma Wong),根據她的丈夫的家族史,將這起事件寫成了英文紀實小說「紅月夜」(Night of the Red Moon)。事件起因是華埠兩名男子為了爭奪一個女子,在婚禮上發生槍戰,結果流彈打死了一個過路的白人,引發了瘋狂的私刑報復。
由於當時加州法律不許亞裔出庭作證指控白人,九名主要嫌犯在缺乏證據和審判程序有誤的情況下,全部無罪獲釋。該事件不僅是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暴亂之一,也間接催生了1882年國會的「排華法案」(Chinese Exclusion Act)。該法案最初設定有效期十年,但國會在1892年和1902年又兩度延長,致使美國華人被「合法化」歧視和侮辱長達30年。
「紅月夜」於1995年出版並獲奬。後來,黃馬恩慈將此書作為歷史教材,在華美博物館讀書會上,向少年和聽眾朗讀,毋忘歷史悲劇,摒棄仇恨犯罪,促進族裔團結,警策當下和未來,共建和諧社會。
2001年10月24日,華美博物館之友會舉行「洛杉磯華埠大屠殺130周年」紀念銅匾揭幕式。時任館長鄭舒蘭說,為了撫平歷史創痛,敦促主流社會正視歷史,經多次申請終獲市府批准,製作了一塊「華埠大屠殺紀念匾」,用中英兩種文字記載這起歷史事件,安放在博物館內,作為政府向華人社區道歉的另一種形式 。
時任加州眾議員趙美心指出,130年前在這裡發生的大屠殺是一起殘忍事件,華人成為排外主義的犧牲品。針對亞特蘭大按摩店屠殺案,現任聯邦眾議員趙美心指出,這起槍擊案表明,美國亞裔社區已被推到「一個不容忽視的危機點」。此前全國已經發生超過3800起針對亞裔的仇恨和犯罪事件,其中68%受害者是亞裔婦女。當前的仇恨事件激增,已經超過了令人恐懼的極限,並使眾多亞裔美國人擔心自己的生活和環境。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