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冬至 饅頭基金會、新力國際教育合助遊民

在洛杉磯,總有人在街頭安營扎寨;有人叫他們街友和無家可歸者,也有人叫他們流浪漢和懶漢;有人對他們避之惟恐不及,也有人投以同情目光。隨冬天到來,為改善遊民在街頭的生存處境,饅頭基金會(Care Mission USA)攜手國際新力教育機構,為遊民募捐被褥和食物,幫助他們度過嚴冬。
饅頭基金會創始人幸大中指出,饅頭基金會每年冬天都為遊民募捐被褥和食物。新力國際教育的Wendy Weng表示,新力教育動員近80名在校華裔高中生義工。一個多月來學生足跡遍及爾灣(Irvine)、羅蘭岡和奇諾岡(Chino)等六區域,挨家挨戶接收善心人捐獻的乾淨被褥和食物,已搜集到兩卡車捐助物資。活動用意在增強學生對社會議題關注的同時,讓主流社會看到華人的社會責任心。
根據相關機構2019年統計,自2011年以來,洛杉磯遊民大幅增長,從4萬人增長到近6萬人,其中多數住在洛杉磯市。造成遊民數量上升的原因主要與洛住房市場過熱,導致居民無法支付房租有關。在洛縣各地區,聖蓋博(San Gabriel)谷和西區(Westside)的遊民數量上升最明顯。
雖然疫情期間政府承租旅館收留遊民,但幸大中指出,遊民多住在室外,社會接觸較少,新冠疫情在遊民群體的擴散程度遠低於預期。許多遊民也因在街頭住慣,或拒絕拋棄自己在街頭的個人財產,不願住進政府提供的暫時居住的旅館。在這種情況下,慈善組織募得的被褥,可有效幫助遊民抵抗寒冬。
幸大中說,遊民多半不是一般人以為的「懶漢」,多數遊民本來有賴以自給的工作。有一些遊民也受過較好教育,甚至從事過律師的光鮮職業,但最終因為人生變故流落街頭。與此同時,許多遊民露宿街頭,除了有支付不起房租的情況外,也有人因習慣在街頭生存而不願再回到室內居住。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