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祭新規 打擊房地產洗錢

財政部長葉倫在今年稍早前曾表示,犯罪分子數十年來一直透過房地產匿藏不義之財,僅在2015年至2020年間,透過房地產洗錢的金額高達23億元。
包括貪腐寡頭及恐怖分子等在內的不法之徒,透過房地產來洗錢早已為人詬病,財政部終於出手,即將提出新規防堵漏洞。
各方期待已久的新規則,將要求包括產權保險公司在內的房地產專業人士,若遇到有任何公司以現金購買房地產,必須將受益人的身分向財政部金融犯罪執法網絡(FinCEN)報告。
代表產權保險公司的美國土地產權協會對新規定表示歡迎。但兩名熟悉計畫的人士表示,FinCEN雖定於今個月提出有關規則,不排除可能會推遲。
有支持打擊透過房地產洗錢的組織認為,財政部官員早於2021年時就表示會實施新規則,但至今仍未實現,行動過於緩慢。
一個由兩黨議員組成的團體4月發出公開信向FinCEN施壓,要求盡快實施新規。但FinCEN表示,應在完成有關空殼公司的規定後才實施。
雖然銀行一直以來必須了解客戶資金來源,並向財政部報告可疑交易,但全國房地產行業並沒有這樣的規定,因此成為了犯罪分子洗錢的漏洞。
FinCEN目前僅在紐約、邁阿密及洛杉磯等少數大城市,實施購買房地產時必須披露買家資訊的規則,稱為地理目標令(Geographic Targeting Order,簡稱GTO),預計新規定是將GTO擴大至全國範圍內。
紐約時報曾報導,美國近半的豪宅是由匿名空殼公司購買後,FinCEN才於2016年實施GTO,但主要針對豪宅,故只在少數較多豪宅的城市推行。
FinCEN發言人指GTO提供不少有價值的數據。但研究非法金融問題的專家指出,只要在目標地區之外購買房產,就很容易繞過GTO。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