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客談/口罩之爭 仍然是政治問題
紐約市公校口罩令本周解除,但五歲以下兒童因為不能打疫苗,口罩令仍然維持;這一政策引起爭議,支持者仍然對疫情心有餘悸,仍然希望兒童戴口罩;反對者則認為已經足夠安全,市府不應再強制戴口罩,帶不戴口罩應由家長決定。
這種分歧和疫情初期的戴不戴口罩之爭沒有分別,這並不是一個科學問題,而是一個政治問題,有明顯的政治分野:強調政府主導的民主黨認為疫情嚴重,應該全民戴口罩才能最大程度保障公共衛生;強調個人自由的共和黨則反對戴口罩,認為戴不戴口罩是個人自由,即便不戴口罩導致感染,那也是「自由地死去」,自由高於一切。
於是也可以看到,出來抗議兒童口罩令的,大多是共和黨的擁躉,兩個共和黨州長參選人也來站台,放言如果當選,就要取消一切防疫措施。
其實,和疫情初期一樣,該不該戴口罩,即便是醫學界也是分歧嚴重,因為戴口罩的確無法做到百分之百防護;但是醫學和公共衛生不同,公共衛生注重的是公共利益,而全員戴口罩的確能夠最大程度保障公共衛生。
老實說,面對公共危機,右派這一套早已被學術界證偽,博弈論中的納許均衡模型已經證明,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會最終導致群體利益受損,個人利益也跟著受損;而個人讓渡一些利益,可能導致群體利益最大化,最終每個人所獲的利益更多。
當然,右派也可以直接否認現在面臨公共危機,直接宣布疫情結束;以這樣的理由拒絕口罩,恐怕比所謂個人自由更有邏輯。
紐約客談,每周二至周六見報。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