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台中港 第三條兩岸海運快遞通道將開通

廈門對台灣的海運快件又有新航線開闢,除了高雄與台北外,如今又新開通往台中港的通路,意味著廈門到台灣已有三條海運快遞航線。
據廈門台港澳辦微信公眾號「台港澳e鷺通」12日發布的消息稱,日前一批四貨櫃箱的海運快件(即快遞)乘「中遠之星」輪登陸台中港,直送台中港海運快件專區,這標誌著廈門對台海運快件開啟了新通道。
消息稱,廈門與台灣之間的海運快件主要經南向通道(廈門—金門—高雄)和北向通道(平潭—台北),在台北港或高雄港的快遞專區通關後,再轉運至其他城市。但受限於台北和高雄的地理位置,很多需中轉的快件時效打了折扣。如今台中港通道係在一南、一北兩條通路的基礎上,新增的通道,該通道距離最短、時效最快、成本最低,中遠之星可以「朝發夕至」。
據中新社報導,閩台輪渡公司貨運部經理洪俊傑稱,如今新通道的打通,通過點對點直航模式,以海運集裝箱為運輸容器,不僅大大增加了快件運載量,也有效降低運輸成本。
公開資料顯示,早在2014年2月,廈門便獲准試點開展對台海運快件業務。據關務署2014年的公告,兩岸快遞貨物以台灣「海運快遞專區」對大陸「海運快件物流中心」為主,簡化報關手續,達到快速通關目標。
疫情後兩岸人員往來雖受阻,但貨運與快遞往來則有不少的成長。財政部關務署高雄關務長陳木榮日前表示,小三通客運因疫情暫停,但貨運量不減反增,進口貨物金額增幅達9成,海運快遞專區貨櫃也增加超過2倍。
此前據中新社報導,截至今年4月27日,廈金航線海運快件船舶共出入境177航次,進出口快件量1,570集裝箱,年比增長達13倍。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