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微信龐氏騙局 上萬華人上當 最多損失20萬

金山灣區發生規模3.5地震 華人被震醒 以為做噩夢

中國嚴管IPO質量 頒投行新規改善隨意申報現象

中證協頒布新規,針對券商投行在IPO項目質量上進行較嚴格的把關。(Getty Images)
中證協頒布新規,針對券商投行在IPO項目質量上進行較嚴格的把關。(Getty Images)

中國券商投行業務迎來新準繩。中國證券業協會2日發布「證券公司投行業務質量評價辦法(試行)」,進一步壓實保薦機構執業責任,提升投行業務執業質量。此前,中國監管層頻喊話要中介機構盡職扮演好「守門人」角色,同時對投行與券商的懲罰力道也在加強。

根據該辦法,評價範圍內的證券公司投行業務質量評價結果分為A類、B類、C類三個等級。證券業協會可以根據投行業務質量評價結果對證券公司在保薦代表人管理、現場檢查和非現場檢查頻率等方面實行區別對待,並將投行業務質量評價結果納入證券行業執業聲譽激勵約束機制。

值得注意的是,在評價指標體系中,保薦項目未通過上市委或發審委審核,不予核准或註冊的,因初審環節發現影響發行條件問題撤回的,因被確定為現場督導或現場檢查對象後撤回的以上情形,都將被扣分,在評價體系中大概率不會進入A類序列。

證券日報報導,目前中證協已經將2022年證券公司投行業務質量評價初評情況告知各家券商。而從2022年證券公司投行業務質量評價初評情況來看,比較突出的問題是IPO項目撤否較多,2021年共有253個項目撤否,占全年完成項目(包括通過、撤回和否決)總數的32.6%。

據證券時報報導,一家證券公司的投行人士表示,監管層重點關注IPO撤回,或因被抽中現場核查而撤回發行材料的現象,提醒保薦機構要重視發行責任,從嚴監管之下,保薦機構申報項目將更為謹慎,有些客戶為了應付投資機構隨意申報IPO的現象將大為受阻。

另一家券商的保薦代表人指出,新規對券商投行業務提出新要求。此前,各券商為搶占市場份額,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各券商加大力度進行項目儲備,而忽視了對於企業質量方面的考核。而在IPO審核從嚴的背景下,有券商內部制定了接項目的條件,將更重視項目質量。

而在監管從嚴狀況下,該保薦人指出,發行人的業績水平不再是過會的「殺手鐧」,「唯利潤論」的失靈,不僅要求券商投行關注項目的業績水平,還需要關注發行人的持續盈利能力、財務信息的真實性、關聯交易、公司治理與內控機制是否健全等多個方面;而券商投行還需要提升職業勝任能力,強化內控,修煉職業勝任能力。

證券 投資 利潤

上一則

理財Q&A/新瓶舊酒 現金填充法流行

下一則

外國觀光客現在去日本撿什麼便宜?答案是電玩和菜刀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