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台灣經貿交流蓬勃 10年貿易額成長逾6倍

根據重慶市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消息,過去十年,重慶與台灣貿易額增長超過六倍,重慶累計批准成立2002家台資企業。重慶與台灣的經貿交流合作正不斷加強。
中新社報導,從20世紀80年代至今,在渝台企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少到多的過程。百吉集團是重慶第一家生產型台資企業。如今百吉集團已從單一的燃氣灶具,發展到多功能厨電、全屋定製等家居全產業鏈企業。重慶百吉家居總經理彭健嘉說,近十年來,中國大陸相繼發布多項便民、惠台與助力企業發展政策。不斷釋放的政策紅利,親商便企的營商環境,是台企在大陸成長壯大的底氣和動力。
過去十年來,渝台貿易加速發展,兩地依存度顯著提高。重慶市政府台辦統計顯示,2012年,重慶與台灣貿易總額僅為15.47億美元。到2021年,重慶與台灣貿易總額達646.9億元人民幣(約92.9億美元),比2020年增長25.9%。
2021年,重慶連續八年蟬聯全球最大的筆記型電腦生產基地。在重慶電子資訊產業版圖中,台資電子資訊企業占據了半壁江山。廣達、英業達、富士康、仁寶、旭碩、緯創六大筆電企業整體落戶重慶十餘年,均成為重慶智能終端產業主要企業,為重慶工業經濟增長和出口增長發揮了支撐作用。
2021年,重慶筆記型電腦出口值2000.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5.9%,占同期重慶出口總值的47.8%,連續三年位居全中國第一。
據統計,截至2022年6月底,重慶累計批准成立台資企業2002家,累計合約台資304.15億美元,累計實際利用台資79.58億美元。據海關統計,2022年1至6月,重慶與台灣貿易額350.8億元人民幣,在疫情影響和兩岸嚴峻複雜形勢下,仍同比增長7%。
過去十年來,渝台經濟合作不斷向多領域擴展。從行業領域看,從傳統的機械、汽摩等行業逐步擴大到電子信息產業、金融業、高端商業等領域;從合作層次上看,從一般的產業合作向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產業拓展,從生產領域向研發領域拓展,從單一的生產環節向完整的產業鏈拓展。在渝台資企業永固集團營運長林皇智表示,大陸廣闊的市場讓台商有信心在大陸不斷發展壯大。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