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促進太陽能發展 將打擊惡性競爭

中國當局推出太陽能市場建設相關規範,中國工信部、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國家能源局綜合司等三部門,24日發布「關於促進太陽能產業鏈供應鏈協同發展的通知」,提到要促進太陽能產業鏈供應鏈合作發展,避免產業趨同、惡性競爭和市場壟斷;並鼓勵有關企業及公共交易機構等合理開展多晶硅及電池等物料儲備,嚴禁囤積居奇。同時支持太陽能產業鏈有關企業通過簽訂長單、互相參股等方式建立長效合作機制。
根據上述通知,提出優化營商環境,規範市場秩序,支持各類市場主體平等參與市場競爭,引導各類資本根據雙碳目標合理參與太陽能產業。在太陽能發電項目開發建設中,不得囤積、倒賣電站開發等資源、強制要求配套產業投資、採購本地產品。
通知並提到,各地相關部門如工業和信息化、能源主管部門要深入落實《太陽能製造行業規範條件》等政策,積極規範產業發展秩序,太陽能電站投資建設應對照規範要求和相關標準。
通知也指出,會積極實施《智慧太陽能產業創新發展行動計劃》,鼓勵企業結合市場需求,加快技術研發和智慧創新升級。
通知表示,各地有關單位要有效利用中國太陽能大市場,引導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深度對接交流。落實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的精神,統籌推進太陽能存量項目建設,加強多晶硅等新增項目儲備,協調手續辦理工作,根據下游需求穩妥加快產能釋放和有序擴產。
自中國「十四五」時期規劃以來,太陽能發電成為中國在構建現代能源體系的重要任務。目前在「雙碳」、穩增長的目標下,太陽能產業成為官方支持的重點產業,從較高審核通過率可見一斑。也因此太陽能產業高速發展,據中國太陽能行業協會統計,中國太陽能組件產量已連續15年位居全球首位,多晶硅產量連續11年位居全球首位,新增裝機量連續9年位居全球首位,累計裝機量連續7年位居全球首位。
而在中國監管部門政策傾斜下,太陽能產業在資本市場融資的能力大增。電易匯光伏學院發布數據顯示,據不完全統計,今年前七個月,太陽能企業在股市募集資金總額達人民幣663.05億元(約96.9億美元),年增111.69%。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