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打擊變相炒房 限購法拍屋 明年1月起實施

中國房市調控再出招,中國最高法院宣布,「法拍屋」也要列入限購目標,並從明年1月1日生效。亦即將法拍屋的炒房漏洞補上,媒體統計中國今年房市調控的次數將近600次。
中國最高人民法院發布「關於人民法院司法拍賣房產競買人資格若干問題的規定」指出,自2022年1月1日起,司法拍賣房產活動要遵循房產所在地限購政策。外界預估,該規定將可打擊變相炒房的行為。
中國最高法院表示,法院在司法拍賣房產成交後,應當審核購房人提交的購房資格證明資料,資格不符的法院不予出具拍賣成交裁定書。此外,當拍賣房產出現流拍等無法正常處置情形,不具備購房資格的申請執行人等當事人請求以該房抵債的,法院亦不予支持。
由於法拍屋在多數城市不受限購政策的影響,因此受到限購民眾的青睞,部分地區甚至出現法拍屋比一般房屋價格還高的炒房現象。
截至今年8月,阿里拍賣上的法拍屋成為熱點城市買房者的重要戰場之一。一線城市住宅法拍房以廣州1萬6458套最多;新一線與熱點二線則以重慶3萬9627套最多。
也因此,中國多個城市已陸續推出政策限購法拍屋。據不完全統計,北京、上海、廣州、深圳、佛山、廈門、南京、三亞等日前已將法拍屋納入限購範圍。
中國「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此類政策,將促進此類法拍屋市場的降溫,也打擊了藉法拍屋來變相炒房的現象。」由此顯示,中國中國「房住不炒」定位並未動搖。
在法拍屋限購之外,中國今年傾全力控制房市。據「證券時報」引用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11月全國房地產調控政策次數單月就高達56次,累計今年來房市調控次數高達586次。
中國年初實行的「三道紅線」與「集中供地」政策讓土地與樓市降溫,房企也遭遇相當壓力,但許多分析指出,這些調控使房產行業呈現「前高後低」的格局,目前政策也將見底,未來將維持穩健格局發展。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