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學者:美全面掐斷供應鏈 中國晶片更有望自主化

日本東京大學社會科學研究所教授丸川知雄表示,只要美方繼續封鎖對中國的晶片與晶片製造設備,中方將繼續努力此產業供應鏈的各個環節的進口替代;他並預估,如果外國產品因封鎖而難以獲得,中國企業在國內市場取得成功的可能性就會增加。
丸川知雄以視訊方式出席在29日舉辦的「中國政經社會變遷動向」國際研討會時做上述表示。
他稱,從美國阻止向中興通信出口晶片,晶片成為中美衝突的焦點。中方認為,半導體是美國用來阻止中國崛起的「咽喉」。
丸川知雄表示,美國從台積電採購晶片,這加強了中國推行的晶片產業供應鏈國有化的意願。對於日本、台灣和韓國來說,晶片及其主要投入品是它們對中國的主要出口項目。
丸川知雄指出,如果中國整個進口替代IC生產供應鏈,日台韓出口將受到嚴重影響。因此,中國晶片國有化項目的現狀是日台韓關心的問題。
丸川知雄認為,中國目前還沒有任何具有競爭力的IC公司。唯一的例外是海思,但其增長受到美國的阻礙。此外,還有一些失敗的例子,包含紫光集團破產,紫光集團是中國晶片產業的主要參與者之一,並得到大基金和國有銀行的支持。
丸川知雄強調,即使有這些糟糕的結果,中國也不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停止國有化的努力。而對於目前有競爭力的日韓台IC、材料、製造設備廠商來說,解除封鎖對他們有利。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