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Q3獲利23億美元 逆勢增長26%

中國電信設備龍頭華為29日公布第3季財報,第3季營收人民幣1354億元(約213億美元),年減37.6%,淨利潤人民幣151億元(約23.7億美元),年增26.5%。顯示在美國封殺下,華為營收持續衰退,但獲利卻不減反增。
累計今年前三季營收人民幣4558億元(約717.1美元)年減32.1%,淨利潤率10.2%。
第一財經日報報導,華為輪值董事長郭平表示,整體經營結果符合預期,To C業務受到較大影響,To B業務表現穩定,公司將繼續加強技術創新、研發投入和人才吸引,不斷提升運營效率,我們有信心能夠為客戶和社會持續創造價值。
郭平指出,感謝客戶和合作夥伴對華為的信任和支持,希望透過全體員工不懈的努力,攜手為世界的可持續發展注入數字動力。
據了解,華為營收衰退主因是晶片斷供,導致手機出貨量銳減。市場研究機構Omdia的報告顯示,今年第3季,華為手機全球出貨量為580萬支,年減84.9%;市占率2%,排名第十位。相較華為今年第2季的出貨量是980萬支,第3季出貨量比第2季還衰退40.8%。
對於電信業務、消費者業務、企業業務等核心業務的經營情況,華為今年延續去年一樣並沒有公布,不過在9月的一場媒體溝通會上,華為另一位高管曾對手機、晶片等一系列外界關注的話題回應。
對於手機業務,同為華為輪值董事長的徐直軍表示,手機制裁沒有晶片,確實面臨很大的挑戰,大家想買華為5G手機基本上買不到了,華為不會放棄手機業務,也不會出售,正在努力讓手機業務在適當的時候,重回正軌,這是華為的目標。
他提到,現在華為正從幾個方向努力,一個方向努力解決手機供應鏈的問題,未來還有新的5G手機出來,但是哪一天出來不知道,第二個是透過鴻蒙不斷優化客戶體驗,不斷透過軟硬體協同,延長手機使用壽命。
在晶片解決方案外界有許多傳聞,但徐直軍表示,關於晶片製造都是「假消息」,華為一直靠晶片庫存維持生存,也在努力解決晶片製造問題,但要靠中國半導體產業鏈共同努力,要付出巨大努力和相當長時間才能解決。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