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賣房只收1元佣金?小心省了仲介費 賠了房價

中國呼吸道疫情大爆發 美5參議員籲拜登 祭美中旅遊禁令

情暖驛站 相伴摩騎10年春節返鄉

「春節返鄉摩托車大軍」盛況。(取材自華西都市報)
「春節返鄉摩托車大軍」盛況。(取材自華西都市報)

回家路很遠,因為那是一年的期盼;回家路也很近,途中總有人為我們搭起溫暖的「驛站」。

「摩托大軍」最早可追溯到2000年春運,當時許多在珠三角打工的廣西籍外來工,春節回家買不到票時,就直接騎摩托車回家。高峰時期,「摩托大軍」近70萬人,近年隨著高鐵路網等的覆蓋以及新冠病毒疫情封控措施等的影響略減,今年防疫鬆綁,春運大幕拉開,屬於他們的「萬里歸途」也再度開啟,沿途加油站的志願服務也讓這群遊子有「回家」的感覺。

資料顯示,2022年,廣東異地務工人員就業群體3100萬左右,其中外省在粵務工人員約1900萬,約占全國跨省務工人員總量的四分之一。廣東周邊包括廣西、貴州、湖南、江西等省市的跨省流動人員相對較多。

2023年春運開啟的這一天,以廣州中山、江門、佛山、肇慶為中心向外輻射,幾萬輛摩托車一起出發,他們的目的地是廣西梧州、玉林、貴港、南寧,江西吉安、贛州、九江,也可能是更加遙遠的貴州黔南地區。他們的共同方向是,回家。

一杯薑茶 暖身又暖心

「在這裡一年能賺幾萬元,肯定要比留在老家好。」初二那年,賓勝石輟學,經親戚介紹來到廣東江門,在一家生產風扇外罩的五金製品廠裡工作。對他來說,選擇騎摩托車返鄉並不是心血來潮,「相比坐動車,我們兩個人能省下來將近人民幣1000塊錢(約150美元)。」除了節省路費,讓夫妻二人心心念念的還有那份再也不用在路邊烤火的溫暖。

返鄉摩騎在「情暖驛站」休整。(取材自中新周刊/中國石化供圖)
返鄉摩騎在「情暖驛站」休整。(取材自中新周刊/中國石化供圖)

中國石化廣西石油梧州都連加油站是廣東東線返回廣西的第一座加油站。今(2023)年1月7日春運首日,當賓勝石和路上的返鄉摩托匯成一股車流,徐徐駛入加油站,圍巾、手套等防寒用品,春聯和福字的祝福,以及一碗煮好的湯圓、一杯剛好的薑茶,紛紛被工作人員送到老鄉們的手裡。

「無論是風和日麗,還是颳風下雨,這裡總會有熱情的志願者等著我們,每年都會到這裡休息一下,不知不覺就把這裡當成了返鄉路上的一個小家。」賓勝石的老家在400多公里外的廣西貴港市平南縣大坡鎮,車行時間要8個多小時,這份連續11年沒有缺席的溫暖,讓他因長途騎行稍顯僵硬的肢體暖和了不少。

此時,同樣的場景正在中國石化廣東、廣西、江西的166座加油站上演。從今年1月7日到2月15日的春運期,這些加油站都將變身為「情暖驛站」,面向所有返鄉人員,提供加滿一箱油,應急藥品、熱水、簡易維修、安全防疫等10項基礎服務,以及代換機油、修車等多項個性化服務組成的「1+10+X」近20種免費服務。

來到驛站 感覺像回家

江西是返鄉人員的重要目的地,「情暖驛站」的志願服務延伸到了國道、省道、高速服務區站點和部分綜合加能站。「回家過年是每一位在外務工人員期盼的大事,能為他們做點事,我覺得特別開心。」贛縣北加油站站長曾錦辭說,他們在部分「愛心驛站」組織團圓飯活動,力求讓老鄉有「回家」的感覺。

比賓勝石年齡更大的返鄉騎友對於情暖驛站的回憶隨著時間推移一直在更新。「這不是我嗎?」家在廣西梧州蒙山縣的陳福喜在驛站照片牆上看到了自己,照片中的他風塵僕僕,凍得通紅的雙手捂著熱呼呼的薑茶,和志願者拉著家常。「這一路確實是累,來到這裡,感覺到家了。」他感歎道。

廣東佛山龍山加油站人員說,今年騎車返鄉的人數相較過去三年有所回暖。(取材自華西都...
廣東佛山龍山加油站人員說,今年騎車返鄉的人數相較過去三年有所回暖。(取材自華西都市報)

啟動10年 5300萬人受惠

2013年春運,「情暖驛站」首次啟動,由加油站變身而來的「情暖驛站」成為了春運路上的溫暖驛站,一站連著下一站,接力關愛。十年來,「情暖驛站」累計服務超過450萬返鄉摩騎和超過5300萬的春運返鄉人員,被評為中國石化「十大社會責任示範項目」。

「嘿,薑糖哥!」又有老鄉認出了梁慶強,興奮地和他打招呼。作為中國石化廣西石油梧州都連加油站的工作人員,2015年春節前夕,梧州史上最寒冷冬天,一位在廣東順德務工的老鄉在嚴寒中趕路,到達都連服務站時臉色蒼白,渾身哆嗦,梁慶強趕忙把他攙扶進休息區,打開取暖器,遞上一杯熱氣騰騰的薑糖水,讓老鄉慢慢恢復過來。

因為可以禦寒,從2004年中石化廣西梧州石油設立服務站起,薑糖水就是服務站的傳統特色服務項目。每天凌晨3點多,梁慶強就和志願者們開始熬製,以確保每天有1噸的薑糖水供應。19年來,他已經煮了260噸薑糖水,溫暖了成百上千的返鄉摩騎,「薑糖哥」的名號也這樣被人們記住了。

「摩托大軍」在加油站加油後出發。(取材自封面新聞)
「摩托大軍」在加油站加油後出發。(取材自封面新聞)

曾被溫暖過的人,很多時候覺得把溫暖傳遞出去也是一種幸福。返鄉前兩天,王富忠和妻子仍在廣東佛山龍山工業區的一座家具廠忙碌。他們的工作是沙發縫紉,年底了,一年來因疫情積壓的訂單突然湧來,廠子裡的每個人都忙碌不堪。即便如此,他仍在工作之餘在「情暖驛站」做過四年志願者。

2016年,王富忠準備騎摩托從佛山返回位於江西贛州信豐縣的老家。天黑路滑,行李架上的行李鬆開了,「行李灑了一地,全濕了,特別狼狽!」還好他停在加油站入口附近,幾個志願者跑過來幫忙推著摩托,把散在地上的行李抱回來。

進入驛站,熱粥騰騰,歡聲笑語,讓冷雨夜裡的王富忠備感溫暖。

傳遞溫暖 大家一起來

這次經歷改變了王富忠,「我覺得我也可以像他們一樣,幫助別人!」從2017年起,他開始關注「情暖驛站」活動,並在工廠附近的佛山龍山加油站申請成為一名志願者,在返鄉前志願服務其他返鄉人員。就這樣,王富忠和妻子每天利用中午休息和下班後的時間來到驛站開展志願服務超過六個小時。

回想起那個寒冷夜晚裡的無助,王富忠很感慨,「說起來也很簡單,就覺得一個背井離鄉出來打工的人,也沒人關心,他們給了我周圍環境裡沒有的那份關愛」。

10年來,中國石化累計為返鄉摩騎免費加油超過13萬升。自2013年起,「情暖驛站」累計投入志願者超過4萬8000人次,服務總時長超過288萬小時。他們可能來自各行各業、五湖四海,但都有一顆想要溫暖他人的心。今年,5000名志願者將在40天的春運裡在驛站開展志願服務。

司機之家 延續大愛

然而,賓勝石身邊的騎友們終究越來越少。10年前,春運返鄉摩騎人數最高峰時近70萬。這些年,隨著高鐵路網等基礎設施的覆蓋等因素,返鄉人群的出行選擇越來越多,摩騎規模一路縮減至3萬,留在老家創業致富的老鄉們也越來越多,廣東龍山加油站工作人員羅文峰從2015年入職後,見證了老鄉們經過奮鬥實現「摩托換小車」的過程。

隨著出行人群的變化,「情暖驛站」的關愛物件也從返鄉摩騎、春運人員進一步拓展到卡車司機、環衛工人、快遞小哥、外賣騎手等戶外工作者。2019年起,中國石化在全國加油站建成2178座「司機之家」,為常年跑長途運輸的卡車司機提供餐飲、休息房、淋浴、洗衣乾衣等「7+X」愛心服務,每天服務超過200萬卡車司機。

「卡友」們在「司機之家」歡聚一堂。(取材自中新周刊/中國石化供圖)
「卡友」們在「司機之家」歡聚一堂。(取材自中新周刊/中國石化供圖)

吃飯休息 不再是難事

對於家在河南商丘、22歲就到廣東跑運輸的蔡集李師傅來說,重型大卡就是他們夫妻的「家」。對和他一樣常年跑長途運輸的「卡友」們來說,吃飯難、休息難、洗澡難是最大的痛苦。如今,蔡師傅在「司機之家」出發前先加油,順便把衣服洗了,第二天回程就可以帶走乾淨的衣服,還能打包帶走預約的飯菜,不用再在路邊燒開小汽爐下麵條吃。

此外,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首次加入「情暖驛站」公益活動,為卡車司機及摩騎們的孩子贈送3000份兒童關愛禮包。此前,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攜手中國石化共同啟動實施「春蕾加油站」公益項目,已在甘肅、湖南、安徽、新疆等地區11所學校建設兒童成長友好空間,資助250名春蕾學子就學。

加油站 石油 疫情

上一則

美新令:來自中國旅客 1/5 起需交陰性證明

下一則

回嗆趙立堅?美國駐華使館發布「拭目以待」表情包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