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剛進廁所…曼谷槍案中國罹難者34歲 細節披露

一洲焦點/罷免麥卡錫、川普杭特官司、中國核潛艦事故

雲南邊陲小城瑞麗3年封城10餘次 按下重啟鍵

姐告口岸的「大國門」,12月下旬,國門仍未開放。(取材自界面新聞)
姐告口岸的「大國門」,12月下旬,國門仍未開放。(取材自界面新聞)

在雲南的西南邊陲,瑞麗再一次解封。過去三年裡,這座邊境小城經歷過十多次的封城、解封、再封城……如是往復。但這一次,人們相信是真的結束了。

★不再核酸 迎新生活曙光

2020年9月,對瑞麗來說是一個轉折點,很多轉變都是從這裡開始的。人們總是會說「疫情之前」或者說「封城之後」。

界面新聞報導,當地人說,疫情之前,瑞麗遍地黃金,「生意很好做」。證據之一,是這個雲南邊陲小城玉石交易市場外的豪車,不同型號的保時捷、路虎、法拉利經常出現。僅2019年,瑞麗就接待672多萬遊客,成為當年全國旅遊的百強縣市之一。

多次封城之後,遊客沒了,做生意的外地人也走了。一年之內,瑞麗在全員核酸檢測中統計的人口減少了一半。曾經的不夜之城「姐告口岸」,天還沒黑就空了。

2022年12月7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發了「關於進一步優化落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其中提到,不再對跨地區流動人員查驗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和健康碼,不再開展落地檢。隨後,瑞麗宣布自12月8日0時起,出入瑞麗取消查驗核酸及行程碼,不再查驗網格認領及離瑞審批。

當晚,一位瑞麗居民騎著摩托車到瑞麗高速路口,在跟收費站工作人員確認可以出城後,守在這裡。一過零點,他就一路西行,到大理看日出。

他在自己的抖音帳號上記錄了這段瘋狂的釋放之旅。儘管冷、疲倦;儘管他看完日出還得再騎行400公里、趕在晚上7點前回瑞麗上班,但他依舊全程興奮,因為他看到了「新生活的曙光」,他相信生活將迎來「一個全新的開始」。

★無人機燈光秀 狂歡兩天

12月9日,瑞麗市最大的弄莫湖公園舉行無人機燈光秀,上千架無人機在瑞麗上空擺出「我在瑞麗等你」等字樣。狂歡持續了兩天,慶祝的人群將公園的三個出入口堵得水洩不通,網約車司機陳林(化名)在人流中一邊緩慢挪車,一邊感慨:「兩年了,還是第一次堵車。」

2020年9月,因兩名緬甸偷渡者攜帶新冠病毒入境,導致瑞麗多人被確診,當地人經歷了疫情發生以來的首次封城。2021年3月,瑞麗再次發生境外輸入疫情,通往緬甸的瑞麗口岸被關閉,兩年裡,封城在這個邊境小城發生了十多次。

反覆的封城後,一些人「逃離」瑞麗。據媒體報導,2021年4月,瑞麗市參與全員核酸檢測的人數是38萬,到了2022年4月,這個數字變成了19萬,減少一半。這次解封後,一位在公安系統工作人員表示,最近每天都有3000左右的人回到瑞麗。

12月10日,芒市司機康帥(化名)帶著妻子到瑞麗,辦貸款、交定金,買了一套單元房。康帥了解過,疫情兩年多,芒市的房價普遍從每平方米均價7000元人民幣(約1014美元)掉到了均價4000元。他說:「值得投資,現在正是入手的好時候!」他相信瑞麗作為重要的貿易口岸,經濟一定會在解封後回彈,房價也會隨之恢復,甚至漲得更高。

這是一種普遍的樂觀情緒。留在瑞麗的人們相信,春節過後,人都會回來,瑞麗的經濟也會好起來。

疫情以前,瑞麗是一個夜生活很豐富的城市,姐告邊境貿易區是大多數夜行者的終點。據海關統計數據,緬甸年產2萬噸的玉石毛料中,約有6000噸流入中國,其中通過瑞麗口岸進入的就有4000噸。作為玉石毛料進入中國的首站,「姐告玉城」逐漸發展成為國內最大、最成熟的玉石毛料交易市場。

珠寶直播基地裡的攤位,當地人稱為「米櫃」。(取材自界面新聞)
珠寶直播基地裡的攤位,當地人稱為「米櫃」。(取材自界面新聞)

★復工復產 不夜城復活了

 

2017年起,直播帶貨逐漸在瑞麗興起。中國市場學會與阿里研究院發布的「直播電商區域發展指數研究報告」顯示,2020年,瑞麗珠寶直播交易額達102億元。

姐告玉城直播基地、德龍夜市、多寶之城直播基地攤位上,電腦、補光燈和喧譁交錯的人聲徹夜不息。偶爾,瑞麗的夜空會突然被煙火照亮。

從瑞麗到芒市、盈江、騰沖、保山,邊境線上充斥著大大小小的財富傳奇。江西人春華(化名)和丈夫也是被這樣的財富故事吸引,在2020年到瑞麗。60歲那年,她和丈夫從積蓄中拿出30多萬元買了玉石,又每個月花1200元,在瑞麗的德龍夜市租了一個攤位。

新生意開張不到兩個月,瑞麗就迎來了第一次封城。之後每次解封,春華都感覺德龍夜市上的商家和買主少了一些。在她隔壁攤位的廣西女孩,每次聽到有確診病例的風聲,就第一時間開車北上,跑到騰沖避風頭。兩年裡,女孩離開了五次,又第六次回來。

春華也想過離開。很多做玉石的同行都跑到了廣東擺攤,在佛山平洲和肇慶四會,也有主打成品交易的玉石市場。但她打聽了一下,在廣東,市場攤位的租金和房租都是瑞麗的兩倍以上,「而且疫情嘛,哪裡沒有?今天這裡、明天又是那裡。我們年紀大了,不折騰了。」春華說,她和丈夫留了下來。

2021年10月,曾掛職瑞麗副市長的戴榮裡發文呼籲「救救(瑞麗)這座英雄的城市」引發社會關注,隨後,瑞麗市政府宣布採取強化社會民生保障方面的措施,比如銀行為68戶企業寬限還款期限等。姐告玉城、德龍市場等瑞麗玉石交易市場也相繼宣布,至市場復工復產時,減免市場內各商家的租金。

許多本地房東也減免了租客房租,春華的房租從每個月700元降到了每個月400元。現在回看,春華覺得自己的決定是更明智的。這兩年雖然沒賺到錢,但比起跑到廣東的同行來說,她也沒虧更多。

春華依然保持著賣菜時的勤勉。在德龍夜市,春華和丈夫總是來得最早、總得最晚的那批人之一。雖然她賣的是低端玉石,一支手鐲50元,成本不高、利潤也不高,但每次解封,一頭銀髮的她總會準時出現夜市裡。

「一寨兩國」村寨附近的口岸。(取材自界面新聞)
「一寨兩國」村寨附近的口岸。(取材自界面新聞)

●疫情阻隔、骨肉分離 就等國門打開

從地圖上看,瑞麗三面毗鄰緬甸。在瑞麗西南約11公里處,甚至有一個著名景點「一寨兩國」。在這裡,中緬邊境的71號界碑就矗立寨中,國境線將傣族村寨一分為二,屬於中國的一側稱「銀井村」,屬於緬甸的一側稱「芒秀村」。疫情前,中國遊客站在銀井村的簡易鐵網前,就能買到一個來自緬甸的菠蘿。

綿延169.8公里的邊境線給瑞麗帶來了巨大的防疫壓力。如今,長長的邊境線都被近十米高的阻攔設施隔開了。與偷渡者一起被截斷的,還有曾經繁榮的邊境貿易。

國門關閉後,玉石運不進來,市場上來來回回流轉的都是「老貨」。直播的成交量下降,但經營直播帳號所需要的人力、財力成本卻沒有改變,一些中、小主播漸漸放棄玉石,離開了瑞麗。

12月下旬,瑞麗街道上喜濕、喜暖的棕櫚科植物綠意盎然,異木棉、三角梅、火焰蘭也在城市的各個角落盛開。

一個冬日上午10點多,一位年輕女人騎著電動車來到銀井國門前。她在國門前停下,打完一個電話,就怔怔地望著對面,被鐵絲網和鐵門隔開的緬甸街道。

很快,對面街道上來了另一輛電動車,是一個中年婦女領著一個小女孩。小女孩跳下電動車,衝著這頭的女人用力招手。隔著封閉的鐵門,她們大聲地用緬語交流了幾分鐘,隨後小女孩揮手告別,電動車消失在了緬甸的街道上。

年輕女人說,那是她的媽媽和女兒。因為疫情封控,她被留在瑞麗。這兩年裡,女兒從只會叫「媽媽」長到了能說會道、開始上學的年紀。而她缺席了女兒的成長。

這樣的分離並不是孤例。四年前,瑞麗人張誠和緬甸人王菊結婚,婚後留在王菊家鄉曼德勒經營木材廠。三年前,他們的女兒出生,隨後新冠疫情開始、國門關閉。他三年沒能回家鄉,母親也從未親手抱過自己的孫女。

在瑞麗,到處都可以看到「胞波之城」的標語。「胞波」意為同胞、兄弟,是對中緬兩國深度交流和友好情誼的稱謂。據瑞麗市政府官網數據,2019年上半年,姐告口岸出入境旅客超835萬人次,其中緬甸籍占91.35%。

「瑞麗的勞務市場裡,90%以上都是緬甸人。」陳林說,他曾經開過一個小餐館,在招工的時候發現,本地老闆們都喜歡招緬甸工人,因為「便宜、能吃苦」。

緬甸人阿香(化名)在2015年與丈夫離婚後來到中國,靠在酒店做服務員養活兩個女兒。2020年9月以後她就沒回過緬甸。談起兩個女兒,眼淚就湧上她的眼眶,「(見不到她們)心很疼的。沒辦法,要賺錢,在中國錢更好賺一點。」她說。

12月8日,姐告大橋開放,雖然國門還沒有開放,但人已經可以自由進出姐告邊境貿易區。每天,姐告口岸的鐵絲網前都有張望的緬甸人,他們已經兩年——甚至更久沒回家了。一位連續三天到姐告國門前曬太陽的緬甸「胞波」說:「每天來這裡坐坐,就跟呼吸過緬甸的空氣一樣。」

解封以後,阿香工作的酒店連續客滿。雖然每晚都要加班到11點半,但她心情愉悅。分離終於接近尾聲,她現在每天都盼著國門打開,「然後就可以請假回家去啦!」

生長在「一寨兩國」附近的異木棉。(取材自界面新聞)
生長在「一寨兩國」附近的異木棉。(取材自界面新聞)

緬甸 疫情 邊境

上一則

美新令:來自中國旅客 1/5 起需交陰性證明

下一則

回嗆趙立堅?美國駐華使館發布「拭目以待」表情包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