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絲惡搞他、也為他續命 江澤民謎樣的「膜蛤文化」

他被指趁天安門事件崛起,開創不足;他是官方評價中,成功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21世紀的卓越政治家;同時,他也是一些人眼中,少見具真性情的領導人。在舉國高規格哀悼的氛圍中,中國又一位強人隕落,各自表述的仍是他的歷史功過。
中國前國家主席江澤民於2022年11月30日在上海逝世,享耆壽96歲。由於時值中國各地爆發白紙運動,官宣江澤民的死訊不免引起巧合聯想。
退出政治舞台後,江澤民或江系上海幫仍在中國有「存在感」,其中最奇妙的是以江澤民為嘲弄素材的「膜蛤文化」,反覆惡搞再現江澤民訓斥記者的經典發言,或是替生死未卜的江祈福續命。
聯合新聞網「轉角24小時」報導,江澤民1926年出生,江蘇省揚州市人。以年紀而言,江澤民已是當前中共年齡較大的長者,童年時代經歷過中國內部動亂、中日戰爭,也曾在日本占領區中度過學生時代;戰後的1946年,在同學介紹下加入中共,之後從國立交通大學畢業後,在上海成為一位電力供應工程師。
1949年前後,是江澤民人生的第一個重大轉折期,汪道涵提拔江澤民在上海工廠的工作;中共建政之後不久,江澤民也結婚生子;1954年,江澤民調派到新成立的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車廠工作讓江澤民累積了實務經驗,這使他儘管經歷文化大革命、上海四人幫之亂,仍可以保全自身,並在1970年代的經濟改革開放氛圍下,等到了扶搖直上的機會。
同樣在汪道涵的庇蔭下,江澤民有機會參與福建和廣東的經濟特區試辦工作,頗得中共高層與國務院的欣賞。1980年代,中共中央計畫著重上海的發展時,當地主政的汪道涵需要新人面孔交接,才又屬意江澤民,1985年7月,江澤民出任上海市長,翌年以市長的身分接待了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頗為風光得意。
當時掌權的鄧小平,把江澤民在上海的表現與實力看在眼裡,特別是順利壓制了1986年的八六學潮,使之未從上海繼續擴大,展現江澤民有「撲滅學生運動」的手腕。然而當時已年屆60歲的江澤民,欠缺黨內人脈派系的支持,仕途始終沒能更上一層樓。
無黨派背景 進權力核心
據江澤民的相關傳記資料,他原本預計到1991年任期之後就退休,但沒料到中共權力內鬥的政爭,成為他人生的上位轉折,而這個關鍵事件就是1989年的天安門學運。江澤民當時在鄧小平的安排下二度被調入北京,有一說認為江澤民替鄧小平牽制解決了政治阻礙的中央元老,在無黨無派的背景下得以「安全」進入權力核心,6月24日宣告擔任總書記一職。
1993年,江澤民接任國家主席,直到2002年11月由胡錦濤接班。對於江澤民的政治評價,多認為江澤民承襲了鄧小平的改革開放、因而能持續構築擴大中國的經濟發展。但同時江澤民在外交方面的強硬態度,也使中國對外關係頗為緊張。
交棒給團派的胡錦濤後,退出中央的江澤民仍在起家的大本營上海,持續以被稱為上海幫的江系人馬,發揮政治影響力。2011年前後,與胡溫一派有所矛盾、激化對抗,江系漸漸遭到剃除,現任國家主席習近平上台後尤為明顯。江系勢力是否還有作用,各種派系角力傳言不斷,其中在中國政治極為罕見的現象是關於江澤民的「膜蛤文化」。
「我見得太多」 他訓話記者
「膜蛤」起於中國網路社群對江澤民形象的討論,膜有膜拜之意,蛤是指江澤民酷似蛤蟆的外型,帶有惡搞笑料,也意有所指,或是變成江澤民粉絲支持者的「蛤絲」與「膜法師」,形成特殊的網路迷音(meme)現象。
膜蛤起因是2000年10月27日,當時江澤民與香港行政長官董建華會談,在接受記者群提問的時候,香港記者張寶華追問江澤民「是不是會欽定香港特首人選」,沒想到脾氣本來就不太好的江澤民竟情緒爆炸,當場斥責記者的提問,還講出了一連串教訓言語:
「任何事情也是按照基本法,按照選舉法,剛才你問我,我可以說無可奉告,但你們又不高興,我怎麼辦?我的意思不是我欽點他當下任。你們問我支持不支持?我說支持,我就明確告訴你這點。至於你們呀,我感覺你們新聞界還是要學習,你們非常熟悉西方的一套理論,畢竟還是too young,明白這意思嗎?」
江澤民接著說:「我告訴你們,我是身經百戰,見得多了,西方哪一國家我沒去過?你們要知道,美國的華萊士,比你們不知高到哪裡去了!我跟他談笑風生。其實媒體呀,還是要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識得唔識得呀?唉!我要為你們著急呀!真的。」
據相關報導,激動的江澤民讓當時在場的記者頗為難堪。但江澤民還沒講完,他走近記者的方向接話:「你們有一個好,全世界跑到甚麼地方,你們比西方記者跑得還要快 。但是問來問去的問題呀,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懂了嗎?識得唔識得?」。
語畢的江澤民返回座位,旋即又忍不住折返向記者說:「我很抱歉,我今天是以一個『長者』跟你們講,我不是新聞工作者,但是我見得太多,我有必要告訴你一點人生的經驗。中國有一句話叫『悶聲發大財』,我就喜歡這一句話,就是最好的。但是我見你們那麼熱情,一句話不說也不好,所以你一定要問,在宣傳上將來如果你們有偏差,你們要負責」。
為長者續命 絲粉主動+1s
江澤民「長者訓話」有影片為證,隨著中國網路社群的興起,變成一個熱門視頻流傳,有些人認為有失國家領導人形象,也有些意見感覺江澤民「真性情」。對話裡的「too young too simple」、「長者」、「悶聲發大財」等語句,自此成為膜蛤文化的標準句型。2014年,在微信公眾號「江選研討會」推廣下大為興盛,但也成了全面封禁的敏感話題。
至於「為長者續命」一說,則是2011年7月6日,香港亞洲電視「誤報江澤民死亡」新聞,錯誤隨即被官方更正,江澤民也有公開露面。這樣「死而復生、生了又死」的新聞感受,反倒成了一種江澤民生死之謎的惡搞感,因此有網友看每每看到江的訊息、過生日,就說「天若有情天亦老,我為長者續一秒」,或是「+1s」,意謂替江澤民的生命祈福增加一秒鐘。
借江諷時政 當局沒打壓
「膜蛤」既有惡搞調侃、也有對中共政治的嘲諷,或是變成借江影射時政的材料,而以此懷念江澤民的也大有人在。這是歷來中共領導人中幾乎未有的網路現象,而成因多半也與江澤民個人戲劇化的反應有直接關係。儘管中共並沒有針對膜蛤採取較高規格的搜查打壓,仍遭到關鍵詞審查和言論限制。
近年來因為江澤民鮮少露面,外界紛紛猜測他的生死下落。最後一次出現,是今年2022年8月過96歲大壽生日,江澤民與妻子王治坪合影公開,因為也臨近即將舉行的20大,這則生日訊息在當時引起不少揣測;到10月份的20大期間,江澤民「因身體因素」並未出席,同時就傳出江身體衰弱、或可能早已死亡。
而這一次「終於確定」江澤民在上海病逝,官方公開的死因是:患白血病合併多臟器功能衰竭,搶救無效,死亡時間是2022年11月30日12時13分。但此刻公開也正是中國各地延燒串連白紙運動的敏感時期,有人預測,一場六四天安門以來最大規模的抗爭正蓄勢待發,此刻公布江死訊不免引起聯想。
江澤民對於六四天安門事件的態度,始終對外強調「都是西方媒體的渲染」,但在1990年9月的一次國際媒體聯訪中,被問到六四事件的真相,江澤民給出的答案卻是最中國共產黨核心、弔詭而毫不掩飾的說法:「謊言重複一千遍,就會成為真理」。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