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紐約今回溫 周末恐狂風暴雨 須嚴防洪水

美首家中國「喜茶」曼哈頓開張 茶飲市場競爭加劇

南京這家動物園的動物好忙 園方直播募款

紅猩猩寶寶正在進行站立訓練。(取材自微博)
紅猩猩寶寶正在進行站立訓練。(取材自微博)

「動物直播籌款」和「雲認養動物」突破了傳統動物園的經營模式。在滿足網友精神需求的同時,園方也要對大家的知情權有敬畏心。把握好邊界,秉持保護動物的初心,才是一種深度的教育體驗,才能避免爭議。

近日,一條「紅山動物園最近窮得揭不開鍋了,開放了一批動物認養。」 推文在微博被大量轉發。新冠疫情導致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經營困難,園方開直播籌款並推動「雲認養」自救。園裡的動物們在鏡頭前輪番上陣「才藝表演」,可愛又惹人憐的表情為園方很快就籌到近263萬元(人民幣,下同,約37.2萬美元)捐款。但也引發動物園財務不公開‘「動物在養工作人員」的爭議。

紅星新聞報導,這則推文由博主「七英俊」發出後,眾多微博大V紛紛轉發,截至2022年11月9日,這條微博的轉發量已達到1萬多次。有博主稱,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從2022年10月29日封園開始,「每天都是零收入,非常艱難,需要大家的支持」。

自2020年出圈後,紅山森林動物園在坊間贏得美譽。但這已經不是外界第一次聽到這家動物園面臨困難。2020年7月,紅山森林動物園園長沈志軍曾在演講中稱,疫情導致該園閉園51天,動物園收入為零,損失了2000多萬。「有人說疫情過後會有一波報復性出遊,可是我等了三個多月,還沒有多少人來報復我」。

收入銳減 一天數場直播

紅山森林動物園並沒有放棄自救。10月29日閉園以來,紅山森林動物園的帳號每天都會有明星動物直播。目前可供認養的動物有水獺、獰貓、美洲獅、孟加拉虎、東北虎、黑熊、小熊貓、長頸鹿、考拉、川金絲猴等。

以11月7日上午11時許的直播為例,一隻考拉蹲坐在樹杈上,抓起樹葉往嘴裡送,模樣憨態可掬。下午,兩名講解員將鏡頭移至室外,為觀眾介紹園內植物,接著探訪狼、猞猁所在館舍。晚上8時,動物園又開始了一天中的第三場直播,內容是飼養員為4個月大的紅吼猴「石榴」製作奶昔。

一位網友分享自己認養了小水獺。(取材自微博)
一位網友分享自己認養了小水獺。(取材自微博)

直播過程中,講解員不斷提醒觀眾,「特殊時期我們感謝大家的陪伴,也需要大家的幫助。大家可以點擊右下角的藍色愛心進行捐助,我們的捐助資金會全部用於保護動物」。

在直播中出鏡的紅猩猩寶寶,惹人憐愛的模樣收穫一票粉絲。(取材自微博)
在直播中出鏡的紅猩猩寶寶,惹人憐愛的模樣收穫一票粉絲。(取材自微博)

此前媒體曾報導,紅山森林動物園收入的80%以上來自門票。受疫情影響,2020年該園共虧損3000多萬,占往年收入的40%。最困難時帳面上只剩下50多萬。為保證動物的飼料供應,園長甚至扣下了員工的半年績效,並自2018年以保護動物的視角和內容,在各個平台試水網路直播,曾有一段時間,每天都有幾萬十幾萬的人在直播間觀看。

此後,紅山森林動物園會在周末進行直播,閉園時會增加直播頻率。同時創建Zoo商城、上架周邊產品。最近,動物園直播間附上了捐助鏈接,觀眾可選擇10元、20元、50元、100元或自定義金額捐助。捐款目標金額為264萬元,截至11月8日晚11時許,在近18萬人的幫助下,已籌到將近263萬元。

認養動物 可近距離接觸

此外,報導指出,紅山森林動物園於去年開通了「雲認養」功能。紅山森林動物園有線下認養和「雲認養」兩種方式。傳統的線下認養人每年有一次進行飼養體驗的深度探訪,還可參與「動物館奇妙夜」等科普教育活動。雲認養主要針對無法到場館實地參觀的受眾,能通過每月一次的點對點直播,觀看自己認養的小動物;認養價格在800到2000元不等。

明星動物當「直播主」成功眾籌,讓動物園達到收支平衡。(取材自微博)
明星動物當「直播主」成功眾籌,讓動物園達到收支平衡。(取材自微博)

通過認養,公眾與動物形成一種特別的緣分,認養人可以定期、全程追蹤動物的動態,見證動物的成長,還可以了解園區的基礎設施、動物的生活環境。

認養人阿暉在11月7日早上認養了水豚「福寶」。「福寶是我感興趣(的動物)裡面最便宜的,一隻要500,一個月幾十塊錢也不多,其他貓科或者象要一兩千。」剛完成認養,阿暉就在小程序中收到了動物園發來的「福寶」認養日記,「感覺他們做得很用心」。

小利於2021年10月認養了一隻自己喜歡的狼,當時動機並非為了「拯救這個動物園」,而是「純粹想要一個近距離接觸動物的幕後體驗」。2021年12月26日,她來到動物園進行幕後體驗,主要工作是鏟屎、打掃籠舍,給動物準備食物和玩具。

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已有150隻左右的動物個體被認養,對園區的經濟狀況有一定幫助,但不願透露動物園收支情況。「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種精神鼓勵和支持」,她說,通過這樣一種交流,用溫情喚醒更多的人關注野生動物,讓大家從內心、從情感上面,認同和支持保護野生動物」。

「雲認養」 財務不透明惹議

曾有媒體報導,紅山森林動物園是中國唯一自收自支的事業單位性質的動物園。

從事動物飼養管理和研究工作多年的呂亞奎說,國內動物園門票收入占總收入的90%左右,不同動物園有差別但不大。此外還有一些科普活動、文創產品及餐飲配套的收益。近幾年,客流量減少,門票收入銳減,許多動物園無以為繼。

2020年,紅山森林動物園裡的考拉「檸檬」就曾直播,不賣貨只賣萌。(取材自揚子晚...
2020年,紅山森林動物園裡的考拉「檸檬」就曾直播,不賣貨只賣萌。(取材自揚子晚報)

飼料成本上升也是動物園面臨的一大困境。呂亞奎介紹,動物園的很多飼料來源於周圍農民,既能保證飼料新鮮,又能帶動農民致富,但疫情導致周邊很多飼料無法運輸;大範圍的物流不便也導致動物園所在區域物價的整體上漲。而不論閉園與否,動物園每天都要消耗大量食物。

呂亞奎說,為降低成本,動物園會採取開源節流的方式維持。節流在於除了動物飼養、醫療、動物福利等核心人員,減少其他配套設施的員工人數;開源主要是通過互聯網平台進行數字賦能,來提高園區的影響力,如打造明星動物、網紅IP、網路直播、線上科普和線上認養等。

消費?公益?模糊地帶

對從事動物保護的人來說,養好動物不僅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種使命和責任。和同事交流的時候,呂亞奎常常有一種感覺,「不是我們在養動物,是動物在養我們」。

對於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的又一次「自救」,光明網評論指出,園方推出的直播和「雲認養」模式是挺好的創新。網友支付自己力所能及的費用,就能通過點對點直播、雲認養等形式,觀看到自己喜歡的小動物。滿足精神需求的同時,動物園也化解財政困境,可以說是共贏。

不過,評論指出,園方迄今未公布目前的收支情況,值得關注。如果是純粹的市場行為,遊客買票,動物園提供服務,動物園的財務情況當然無需對外交代。可如果現在是以愛心公益之名搞「雲認養」,那財務是否需要公開?

但要說這是純粹的公益,好像也不完全準確。因為認養人也不是完全不求回報,在支付費用後,還是可以看到點對點的直播,得到動物園方面提供的相應服務。所以這更像是介於市場消費和愛心公益之間的模式,這也就為動物園方面是否要做到財務透明,製造了模糊地帶。

評論指出,因為網路籌款很容易引發爆炸效應,要是運營得當再加上一些機緣巧合,園方有機會募集到大量捐款。如果園方不加克制,募集的費用體量變大,又不能做好財務透明,就有可能面對是不是利用動物牟利的質疑。(阿暉、小利為化名)

小熊貓也擔任直播主。(取材自微博)
小熊貓也擔任直播主。(取材自微博)

動物園 疫情 微博

上一則

洞庭湖乾涸湖底現大型神秘圖案 古城遺址?古墓群?

下一則

卡達「小王子」撞臉吉祥物 征服中球迷…呆萌表情包瘋傳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