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紐約哮喘飆增1倍 逾300人急診 霧霾恐籠罩整個夏天

紐約百萬低收入者 將享免費視力檢查、配眼鏡

背叛?被騙?擁3500萬粉絲 頂流網紅鬧分家

曾是千萬粉絲級網紅的美食博主「浪胃仙」。(取材自微博)
曾是千萬粉絲級網紅的美食博主「浪胃仙」。(取材自微博)

達人未來只會是客戶不會是長期資產,MCN需思考的是,如何在成長速度上快過達人,又到底該靠什麼留住頭部網紅?

千萬粉絲級網紅、美食博主「浪胃仙」IP創始人游絮日前發聲明,痛斥浪胃仙和原直播業務小蘭出走自建帳號,是一場精心策畫的背叛。隨著浪胃仙回應否認,這場各說各話的糾紛,成了繼李子柒和微念、朱一旦和張策之後,又一位頭部網紅和MCN機構上演的「鬧分家」戲碼。

左為「浪胃仙」大號,右為小號。(取材自開菠蘿財經微信公眾號)
左為「浪胃仙」大號,右為小號。(取材自開菠蘿財經微信公眾號)

開菠蘿財經報導,自短視頻和直播興起以來,頭部網紅單飛、與MCN機構爭搶IP歸屬權的案例並不少見,背後原因多是利益分配不均。有業內人士猜測,「浪胃仙」IP已走向分崩離析,游絮此時發聲或是為開展新業務,而「出走」後的李杭澤新號能做多大,也考驗他的影響力。

美食博主「浪胃仙」和IP創始人游絮(中)目前仍各說各話。(取材自開菠蘿財經微信公...
美食博主「浪胃仙」和IP創始人游絮(中)目前仍各說各話。(取材自開菠蘿財經微信公眾號)

爭奪帳號 兩造各說各話

事件的起點是3月6日,游絮在抖音、快手上連發三則聲明,其中有五個關鍵點。

一是,公司按照李杭澤70%、自己30%的比例進行利益分配,公司只有「浪胃仙」一個IP。二,2020年8月「大胃王」被打擊後,游絮帶領團隊開啟直播,與李杭澤變為合作經營關係。三,2021年7月,小蘭在李杭澤推薦下加入公司,8個月獲59.5萬收入,以及2%的股份分紅。

四,2021年底,小蘭和李杭澤自立門戶後,直播團隊剩下的員工簽了競業協議,並支付n+1的遣散費,但這些員工隨後卻出現在李杭澤的新視頻裡。五,小蘭在職期間將合作商家轉移到新公司,還帶走公司的拍攝器材和視頻素材,將公司電腦裡的視頻備份格式化。

當天夜裡,李杭澤發視頻回應稱,自己離開是因為在2021年12月底看到一張訴訟,前公司控告游絮利用職務之便,侵占「浪胃仙」帳號,他意識到自己被騙,就在原帳號歸屬權不明朗情況下,選擇自立門戶做小號。

李杭澤並表示,去年11月初就和游絮達成只合作到2021年12月的共識,去年11月已開始公司清算。新公司「杭州炒雞開心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在2022年1月29日成立,他沒有臨時出走。

天眼查顯示,「杭州炒雞開心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成立於2021年12月8日,由「比較開心(杭州)信息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持有90%股份,疑似是小蘭的蘭昊100%持有。另一家「杭州布嘛繁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佔股10%,成立於2022年01月11日,由李杭澤100%持有。

李杭澤的第一次回應並未釋疑,尤其是12月才覺得被騙,為何要提前在11月就進行公司清算?被指控次日,李杭澤再次於抖音、快手做了大致五點的回應,其中不包括針對游絮在視頻中提到的「蘭女士在職期間挖客戶」這點的回應。

一,游才梅(游絮真名)為天權星股東,李杭澤為該公司簽約主播,2020年3月李杭澤與天權星合約到期後,游才梅也因股東內部矛盾離職。游才梅稱「浪胃仙」抖音帳號歸屬於其個人,兩人合作成立公司,李杭澤為合作公司的大股東,游才梅為小股東,達成37分成比例。

二,2020年10月,天權星向游才梅和李杭澤提起訴訟,2021年12月10日追加訴訟請求,要求進行帳號變更。李杭澤原選擇共同面對,後來發現游才梅一直對天權星其他股東承認帳號是天權星的,於是他中止合作,轉而運營小號。

三,員工因被辭退取得了N+1的辭退賠償金,李杭澤也個人承擔其中70%的費用。游才梅並未在員工離職後支付競業禁止費,員工無履行競業協議的義務,刪除有關素材是為了肖像權保護,否則會被天權星認定為侵權。

四,因合作公司清算,股東二人可直接分配設備器材,故取走了占公司比例一半不到的兩台相機及三腳架、燈架等若干設備器材。

五,終止合作後,李杭澤多次以實際股東身分要求進行合作公司清算,游才梅均故意拖延拒絕,也欠付大額分成。

有法律界人士分析,如果二人所言屬實,浪胃仙原帳號或將被天權星收回,游絮的合夥企業面臨清算和被「架空」的局面,李杭澤因此選擇從頭開始。直播電商行業人士宋權(化名)則指出,李杭澤與小蘭的做法,或許在道德層面受到譴責。有網民則認為李杭澤的回應避重就輕。

浪胃仙憑藉著獨特的大飯量,瞬間吸引大批粉絲關注,成為千萬粉絲級網紅。(取材自微博...
浪胃仙憑藉著獨特的大飯量,瞬間吸引大批粉絲關注,成為千萬粉絲級網紅。(取材自微博)

吃播挨批 考驗帶貨變現

「浪胃仙」從吃播起家,曾憑藉花式造梗和「性別成謎」等噱頭,一度成長為美食領域的頭部帳號。自2018年到2019年年底,僅一年時間,浪胃仙抖音帳號的粉絲量就攀升至3000多萬,半年內漲粉量曾突破1000萬。

但在「吃播」形式被官媒點名批評之後,李杭澤創建新帳號,市場還會買單嗎?

報導分析,李杭澤主要陣地是抖音和快手,其抖音帳號單條的平均點讚數日前在3萬上下,但相較此前大號數據仍有差距;而浪胃仙原來的大號,因為斷更,在過去30天裡減少了16萬粉絲,但3月6日、7日漲粉約10萬。在變現方面,浪胃仙新號暫未開展櫥窗帶貨和探店。

「大胃博主的人設很清晰,吸引的粉絲本身就是固定的群體,只要把這部分粉絲群體搞定,並做流量變現,就足夠了。」一家MCN機構的負責人馬祥(化名)稱,李杭澤現在做的是IP存量流量的二次變現。宋權也認為, 「只要能帶貨、能轉化,就可以繼續合作,前提是帳號能繼續做起來。」

李子柒曾被稱為「中國第一網紅」。(取材自微博)
李子柒曾被稱為「中國第一網紅」。(取材自微博)

翻臉背後 帳號、利益擺不平

MCN機構和當家網紅鬧翻臉的情況,不止浪胃仙一個。

2021年10月,李子柒起訴背後MCN機構微念後,李子柒帳號停更數月之久。背後涉及的帳號歸屬、利益分配、話語權等問題,至今懸而未決。

「朱一旦的枯燥生活」視頻曾走紅網路。(取材自微博)
「朱一旦的枯燥生活」視頻曾走紅網路。(取材自微博)

張策與「朱一旦」IP扮演者「朱亙」分手後自創IP,視頻越做越長。(取材自微博)
張策與「朱一旦」IP扮演者「朱亙」分手後自創IP,視頻越做越長。(取材自微博)

此前,帳號名為「朱一旦的枯燥生活」的「朱一旦」IP扮演者「朱亙」和導演張策也鬧出分手風波。 2020年10月,張策離開團隊自創IP,張策的視頻越做越長,而朱一旦的帳號內容被指質量下滑。

報導指出,有這麼多前車之鑑,不少MCN機構會將帳號歸屬權視作重中之重。馬祥表示,有許多MCN機構會與網紅簽署協議,網紅若辭職,帳號就歸公司,這意味著頭部網紅單飛的門檻會變高,違約金也隨名氣增長而水漲船高。

不過比起上述兩起糾紛,李杭澤和游絮的情況較為特殊。有行業人士分析,兩人曾屬合夥企業,如果天權星起訴成功,收回「浪胃仙」大號,那麼「浪胃仙」的IP和帳號不屬於他們中的任何一人。

IP變味 複製難上加難

宋權據此判斷,不論是游絮再打造出一個「浪胃仙」,還是李杭澤本人繼續做浪胃仙,浪胃仙這個IP都會變味,和朱一旦IP的結局一樣。馬祥也認為,浪胃仙最初踩中了短視頻和直播的紅利,想再複製一個千萬粉絲的帳號,恐難上加難。

報導指出,在不少行業人士眼裡,網紅與MCN紛爭的核心在於,無法合理區分、分配IP品牌資產和網紅的個人資產,本質原因則是,網紅成長的速度和公司成長的速度不匹配。亦即,尚未走紅的主播或選擇加入MCN機構,但已成名的網紅已幾乎不將加入MCN機構當成他們的第一選擇。

抖音網紅「張同學」稱他拒絕與MCN公司簽約的原因是「不想被束縛,希望隨性一點」。...
抖音網紅「張同學」稱他拒絕與MCN公司簽約的原因是「不想被束縛,希望隨性一點」。(視頻截圖)

抖音網紅「張同學」在今年1月首次直播時,最高峰有26.6萬人同時觀看。此前有報導稱,有MCN公司給張同學開出高達2000萬元的簽約費用,但他拒絕了。張同學在直播中回應原因是「不想被束縛,希望隨性一點」。

但馬祥認為,即使矛盾再多,MCN還是會寄希望於集中力量孵化一兩個頭部網紅,因為帶來的利益實在太誘人。也許未來的發展就像MCN機構侵塵文化創始人林塵曾感慨的:「感情+合同」的綁定在人性面前是脆弱的,MCN要想明白的是,自己到底能給達人提供哪些長期不可代替的價值。

抖音 美食 導演

上一則

「懸棺」當景點 重慶景區嚇壞遊客…「晚上更恐怖」

下一則

習近平點名她「愛吃餡餅」 谷愛凌又驚又喜、眼眶紅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