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制掃碼點餐、強索手機號 上海業者被約談整改

目前上海快餐店和奶茶店掃碼點餐非常普及,但在這種點餐存對消費者強制授權、不當索權及超範圍收集使用個人信息等問題,而便捷的「掃碼點餐」,對不熟悉網路操作的年長者也形成點餐困難。
上海市消保委對29家知名度較高的奶茶店和快餐店進行暗訪,發現部分餐飲企業運營的微信小程序對到店點餐的消費者強制索取手機號、用戶位置精準信息等行為。
網信上海報導,據對消費者調查發現,有65%的消費者不願意在掃碼點餐時向商家提供手機號碼,有56%的消費者對掃碼點餐強制獲取位置信息表示擔憂。
針對以上問題,上海市網信辦已會同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消保委依法對問題嚴重的餐飲企業開展聯合約談,責令限期整改,並開展相關普法教育。同時要求大眾點評、餓了麼等平台通過公告、官方微博微信公眾號等方式向消費者發出風險提示,並組織平台內餐飲商舖自查整改。
上海市網信辦特別提示,餐飲企業若超範圍向消費者索取和餐飲服務無關的個人敏感信息、或是消費者拒絕授權微信登入就無法下單、未做信息匿名化、推送廣告營銷訊息等等,皆是涉嫌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
另據工人日報報導,越來越多的餐館掃碼點餐有個人信息洩露風險,也讓年長者點餐時「犯了難」。
年逾70歲的余大爺在北京市朝陽區立水橋商圈連續走進3家快餐店,發現都只能掃碼點餐或通過特定的網絡程序點餐。不會用網路程序點餐的他,最後在一名年輕女孩的幫助下才成功用小程序點餐。
家住北京市昌平區龍騰苑社區的杜大爺也說,他不會用麥當勞餐廳的自助點餐設備點餐,只能等孫子來了才能點餐。
不少老人認為,掃碼點餐並不友好,越來越多的餐館只允許掃碼點餐,給單獨出去用餐的老人帶來不便。余大爺說:「我的眼睛不好,也不太會用手機,微信、支付寶都沒法用。到餐廳,我希望還是保留人工服務。」
一家連鎖餐廳的負責人透露,開通掃碼服務後,為餐廳節省了一定的人力成本。針對餐館強制或變相強制掃碼點餐問題,中消協表示,掃碼點餐等新技術應用不應成為限制消費者權利的工具,不應成為攫取消費者個人信息的藉口,更不應成為阻礙大眾消費的壁壘。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