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這個常見的調味料 竟有神奇護腦作用

145年老字號報紙用AI寫社論 題為「反對AI寫新聞」

上海醫院急診量倍增 專家預警:重症病人正快速上升

瑞金醫院急診部病人多為有基礎性疾病的老年新冠感染者。(取材自澎湃新聞)
瑞金醫院急診部病人多為有基礎性疾病的老年新冠感染者。(取材自澎湃新聞)

據上海澎湃新聞報導,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副院長陳爾真29日晚間表示,隨著新冠感染者數量增多,瑞金醫院急診就診量已經翻了一倍,重症高峰慢慢出現。報導稱,面臨急診大考驗的還有上海多家三級醫療機構。

澎湃新聞指出,目前至三級醫療機構急診就醫的患者中,有少部分並無急診需求。多家三級醫院因此呼籲:非急診患者可通過普通門診或區級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分級診療」,為危重症患者讓出一條「生命通道」。

陳爾真說,「隨著新冠感染者數量的增多,重症高峰已經慢慢出現了,急診壓力很大,人手很緊張。」他表示,該院這兩天來,發熱門診的就診量出現下降趨勢,從以往的每天600人次降至300人次,但急診的就診量卻出現明顯增長,較之前翻倍,達到每天1,500人次。

位於浦東新區的仁濟醫院東院,急診就診量早前每天約900至1,000人次,但現在已經達到每天1,500人次,若加上發熱門診更達到每天2,100人次。位於閔行區浦江鎮的仁濟醫院南院,急診的就診量之前每天約500人次,現在也達到每天約1,000人次。

陳爾真坦言,當前,前來急診的新冠感染者占80%,其中老年人又占了40%至50%,大部分是有基礎性疾病的老人,因新冠感染後導致疾病加重。在65歲以上老人中,有肺炎表現的占了一半左右。

「在收治入院的病人中,主要包括有重症化傾向的,以及出現低氧血症、胸悶氣促的危急重症患者等等,我們需要密切觀察他們的生命體征變化,第一時間採取救治的措施」,陳爾真說。

他強調,對於三級醫療機構而言,集中力量救治重症患者,是當前重中之重的任務。但陳爾真發現,在該院急診存在一些「非急診」需求的病人,如一些沒有基礎性疾病的年輕人在感染新冠後,只是出現發燒、喉嚨痛、輕微咳嗽等症狀,就跑來急診排了長隊,最終也沒有查出任何肺炎的表現。

因此他呼籲,沒有基礎性疾病的新冠感染者,如果只是發燒、肌肉酸痛、輕微咳嗽,沒有明顯的胸悶、呼吸急促情況的,可優先選擇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或區級醫院就診。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團委書記莊旭指出,目前上海新冠重症患者主要以基礎性疾病多、高齡老人為主。他也呼籲,一些已經「陽康」的民眾尤其是年輕人,如果還有咳嗽症狀,可以選擇醫院門診進行常規診療,或前往區級醫院、具備相應診療條件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將急診資源讓給真正有需要的老年人等脆弱人群。

上海仁濟醫院急診部目前已人滿為患。(取材自澎湃新聞)
上海仁濟醫院急診部目前已人滿為患。(取材自澎湃新聞)

醫學 肌肉

上一則

美新令:來自中國旅客 1/5 起需交陰性證明

下一則

回嗆趙立堅?美國駐華使館發布「拭目以待」表情包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