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薪偏遠 學位要求高 敦煌研究院「零應聘」 專家籲放低門檻

近年來,考古熱、文博熱熱度攀升,「敦煌」、「三星堆」等已成為新晉網紅IP,但考古編制崗位卻無人問津,敦煌研究院招人陷入困境,如何吸引人才應聘,更衝上熱搜話題。
來源:YouTube
光明日報報導,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所長張曉剛表示,一個考古事業編的崗位僅有五六個人報名,最後竟沒有一人應試。此後,多位受訪者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提到,敦煌偏僻的地理位置、嚴格的招聘和工作要求、較低的薪資待遇等因素,讓很多應聘者望而卻步。
有受訪者表示,「錢沒給夠、上升的途徑不明確」。儘管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的崗位逐年增加,卻鮮少有人問津。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考古文博系副教授曹斌表示,人才在任何行業都是其發展的根本,提升考古的人才數量和質量,首先要抓人才培養。曹斌副教授還表示,希望用人單位可以放低「本科門檻」。
據報導,招聘要求必須要「雙一流」或八大美院的碩士研究生,年齡35歲以下。考古研究、文物保護一直是門檻較高的專業,對文化素養有一定的要求,而敦煌學是以敦煌遺書、敦煌石窟藝術、敦煌史蹟和敦煌學理論等為主要研究對象,決定了從業者必須擁有對口的專業基礎。
考古專業的人數較少,也是造成「零應聘」現狀的原因之一。2020年,湖南女孩鍾芳蓉以676分考入北大,「爆冷」選擇考古專業,再一次反映了高校「招生難」的現實問題。實習難、就業環境艱苦、方向專一等問題在某種程度上成為大學生選擇考古專業的阻礙因素。
從地理位置上來看,敦煌位置偏遠,相對大城市在經濟發展上存在差距。高校畢業後,優中擇優的年輕人更加嚮往大城市發展。地理位置偏僻、工作環境艱苦、招聘門檻高,加上較低的薪資待遇,種種因素讓專業人才對考古編制這個「鐵飯碗」望而卻步。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