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二代中繼衛星「天鏈」 居高傳數據 通信更流暢
天鏈二號03星成功升空,意味中國第二代地球同步軌道數據中繼衛星系統正式建成,而在天鏈二號03星升空背後又有哪些祕辛?
問:為什麼需要鑄造天鏈?
答:可「居高臨下」跟蹤在中低軌運行的航天器,並將數據實時回傳到地面,提高各類衛星的使用效益和應急能力。
問:與西方國家相比,中國進度如何?
答:2011年和2012年,隨着天鏈一號02星、03星先後成功發射,實現三星在軌組網工作,中國成為繼美國後第二個擁有全球覆蓋能力中繼衛星系統的國家。
問:太空授課不能缺少天鏈?
答:2013年,第一代天鏈衛星完成三星組網後,首次保障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神舟十號航天員進行天地通話,也使航天員王亞平的首次太空授課成功實現。2021年6月23日,習近平與神舟十二號航天員之間開展的流暢、清晰、高質量的天地通話,是對「中繼衛星天團」聯手保障能力的又一次完美檢閱。
問:一代天鏈和二代天鏈分別?
答:除了繼承一代天鏈的技術基礎,二代天鏈具有服務目標更多、傳輸速率更高、覆蓋範圍更廣、設計壽命更長等特徵。
問:天鏈對中國空間站作用何在?
答:天鏈系統一條鏈路的下行速率可達1.2G,太空數據從被地面站接收、傳給北京飛控中心,到根據不同標識自動分發,時延僅為秒級。「天路」雖繁忙,但不會雍堵,更不會中斷。
(取材自科技日報/大公報整理)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