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Kindle更新速度跟不上 中國用戶變心

亞馬遜宣布將於2023年6月30日在中國停止Kindle電子書店的運營,讓人想起京東創始人劉強東2011年就曾預測「亞馬遜的Kindle在中國是絕對沒法做成功的」,十年後預言果然成真。報導稱,Kindle退出中國,早在今年1月多項商品缺貨時就有跡可循。Kindle陪伴不少中國人的青春,但更新速度跟不上用戶的期待,只能在中國耕耘十年後黯然退場。
紅星新聞報導,今年1月,Kindle電子閱讀器大面積缺貨,就有網民質疑Kindle是否要退出中國市場,當時京東自營店客服的回應是「廠家目前沒貨,後續會補貨」。而在目前的Kindle京東自營旗艦店,主頁面顯示「Kindle摯愛閱讀618提前購」的宣傳海報,也只有一款「青春版8G」在售。
報導指出,2012年2月,亞馬遜中國網站正式上線了Kindle商店,Kindle用戶可以直接購買中文版Kindle版書籍。2013年6月,Kindle正式進入中國市場,到2016年,中國已經成為Kindle全球最大的市場。Kindle中國市場的高光時刻在2018年,Kindle閱讀器2013年至2018年在中國的累計銷量達數百萬台,2018年電子書銷量近70萬冊,較2013年增長近10倍。
但這也是Kindle唯一一次公布中國市場的銷售數據。此後,亞馬遜再無Kindle數據發布。
Kindle陪伴了不少人的青春,也留下不少段子,比如:kindle的宿命,一半蓋在泡麵上,一半掛在閒魚上。2019年3月,亞馬遜官微推出了一則廣告文案,一部Kindle被蓋在一盒泡麵上面,旁邊的文字顯示「蓋Kindle,麵更香」,甚至用Kindle自帶的時鐘功能設置了倒計時。這波帶著「自黑」的營銷,當時引起轟動。
如今,Kindle的那波自黑式營銷,最終還是變成了現實。Kindle在中國市場究竟輸在哪裡?分析指出,第一,自身功能單一的Kindle,這些年的更新速度已經跟不上用戶的期待,很難觸動中國消費者的神經;第二,Kindle的競爭對手不斷湧現,例如掌閱科技和科大訊飛推出全球首款彩色墨水屏閱讀器;屏幕尺寸也有了更多選擇。第三,Kindle更大的威脅,還是來自於手機,尤其手遊、短視頻、社交媒體都在爭奪用戶的注意力。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