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小羊人」成為染疫者代名詞 中專家:不尊重

「羊」(陽)、「小羊人」(小陽人),現在正成為上海新冠病毒感染者的代名詞!專家稱,用「羊」物化染疫的病患就是對人的不尊重。
澎湃新聞報導,現在上海人最不願意聽到的字可能就是「陽」。由於病例太多,四處逐漸聽到用「羊」來代替染疫者。
社區微信群經常有這樣的對話:「社區門口正在轉送『小洋人』,快遞暫停」。
「對面那幢樓裡的『羊』有沒有被清走?」
「我們社區陰了這麼多天,怎麼又出現『羊emoji』了?」
甚至,很多感染者在方艙的自拍視頻裡,也半調侃、半戲謔地稱自己是「羊人」。有的社區還把綠化帶裡的羊雕塑也給包裹了起來。
報導評論稱,現在人人「談陽變色」,轉換成了對陽的禁忌,進而將新冠病毒感染者稱為「羊」或者「羊人」,這種表達看似低幼化、萌化,但要警惕這種擬物化抹殺了對人的基本尊重,這種「非人化」甚至會讓感染者成為不健康情緒的施暴對象。
文章稱,病毒感染者,本身也是受害者,也是很無辜的,雖然客觀上,人在感染之後成為了病毒的宿主,也成為了新感染的源頭。防疫措施應該精準指向病毒,而不是個體,「羊人」的表達只會醞釀分裂。
文章呼籲對感染者始終抱持一份不經意的善良,請別用「羊」稱呼感染者,避免「小羊人」等調侃式的表達誤傷他人。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