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危機…防挪用購屋款 安徽等8省設託管帳戶

最近中國房地產巨頭恒大爆發債務危機,瀕臨倒債險境。因應危機,中國好幾個地方政府已為恒大建案,設立資金特別託管帳戶,希望透過集中管理資金的方式,防止向恒大購屋的資金遭挪用。對於恒大被類比「李曼兄弟」,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表示:恒大還不是中國的「李曼時刻」,但可能是泡沫爆破危機將至的前兆。
財新網指出,8月底以來,至少八個省政府都已設立特別託管帳戶,包含安徽、貴州、河南、江蘇、和珠江三角洲等地。恒大在這些地方的未完成建案為全中國最多。
這些託管帳戶的目的是,確保購屋者所付的錢用來完成恒大的建案,而非挪作他用,例如償還債務。
恒大集團長期以來不斷利用建案抵押融資,帳面債務金額高達3050億美元,且上周也未能在期限前償付一筆美元債券的利息,恒大又始終保持沉默,引發全球投資人懷疑,在30天的寬限期結束後,是否須為此承擔龐大損失。
恒大今年的中期報告顯示,截至6月底,仍有1236個待售建案,包含竣工和還在蓋的建案。
此外,由於恒大債務危機勾起世人對13年前李曼兄弟倒閉掀起全球金融海嘯的恐怖回憶,克魯曼在紐約時報專欄撰文表示,目前普遍的看法是,恒大並非另一個雷曼,衍生的任何衝擊都「控制得住」--當年美國官員也用這個措詞淡化次貸危機的影響。他個人看法是,即使恒大並非「李曼時刻」,也不表示一切安然無事,恒大危機顯示中國很可能正歷經「babaru時刻」。
「babaru」是日文的外來語,意指泡沫。1980年代末期,日本資產泡沫爆破未導致金融崩潰,但開啟了一段漫長的經濟疲弱時期。
克魯曼認為,從許多方面來看,中國的現況與日本大不相同,但總體經濟情況卻有一點與當年日本泡沫快爆裂時非常類似。
克魯曼表示,中國或許能像以往那般粉飾太平,讓恒大事件船過水無痕;但破綻終究會露出,只是遲早的問題。恒大也許還不是終極考驗的關鍵時刻,卻是那個時刻將至的前兆。天曉得中國有沒有像日本那樣的社會凝聚力,能夠讓經濟慢慢、柔和地減緩,而不引發社會與政治危機。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