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甩「海底撈」幾條街 「譚魚頭」商標賣了 1510萬成交

知名火鍋店成都「譚魚頭」曾把「海底撈」甩開好幾條街,但在五一長假連最值錢的商標遭拍賣,名下49個商標最終以1510萬人民幣(下同,約178萬美元)成交,這意味著百億餐飲帝國「譚魚頭」崩塌,創始人難以東山再起。
來源:YouTube
據天眼查資訊,成都譚魚頭投資公司成立於1997年5月27日,註冊資本5451萬元,法定代表人譚長安為大股東、持股比率約95%。
據中國基金報報導,譚魚頭是譚長安白手起家的火鍋帝國。1996年退伍回家的譚長安拿著5000元的轉業安置費在成都老家的一個小巷子裡開第一家譚魚頭火鍋店,主打魚頭火鍋。
譚長安使用一次性清油鍋底,拆掉廚房的牆壁拆成透明玻璃,讓消費者更安心,這讓譚魚頭火鍋店獲得極大成功;成立10年,譚魚頭便在2007年登上胡潤餐飲富豪榜,譚長安的身家已達20億,公司資產已近百億。「譚魚頭」的迅猛發展,並成為「川菜」產業向外擴張的領軍者,當時的海底撈卻只剛剛開了13家分店。
10年從零打造一個百億帝國,卻只用4年將百億資產徹底玩垮;譚長安也表示,這震驚整個餐飲界,也震驚了他自己。
據報導,譚長安直言,崩塌的原因就是因為想上市。兩次借殼上市受阻後,譚魚頭開始準備自己上市,但這個決定導致譚魚頭之後的命運。
據了解,當時跟香港的一家風投公司簽訂對賭協議:風投出2000萬美元,譚魚頭則需花3年的時間達到盈利目標,將公司上市。
按譚長安的說法,許諾的2000萬美元已經被花掉,但風投的錢只進了500萬美元,他不得不自己填上剩下的1500萬美元窟窿,導致「譚魚頭」資金鍊出現問題。
報導說,2013年,一家小貸公司將譚魚頭告上法庭,要求其立即償還借款本金1500萬元及利息220餘萬元,讓譚長安在財務上雪上加霜,雖然譚長安說他可以在杭州銀行貸出5000萬元,但算上利息,他很難完成對賭協議中的利潤要求,另外還要賠付對賭金。
最後,因成都譚魚頭資不抵債,喪失經營能力,債權人2016年申請譚魚頭破產,最終被法院裁定破產清算。2020年8月,譚魚頭關閉最後一家店,2021年5月,譚魚頭連商標都被拍賣。
據悉,本次拍賣包含成都譚魚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名下49個商標專有權,涵蓋商標有「譚魚頭」、「譚狀元」、「巴椒漁府」等,經過188次競價、169次延時,最終以1510萬人民幣成交,溢價超過15倍。拍下49個商標專有權的神秘人「A2824」目前尚不知是誰。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