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時1年…!64歲的他撕出11米長「清明上河圖」

上海世界技能博物館日前收藏了一幅11米長的「清明上河圖」手撕畫。畫卷上各色人物、大小船隻、門樓、拱橋……,維妙維肖。整幅作品從繪製手稿到全部完成,耗時近一年。
央視新聞報導,這幅「清明上河圖」的作者是64歲的劉杰,他是遼寧葫蘆島「連山手撕畫」的第四代傳人,一張紅紙只要到了他的手中,就像被施了魔法,可以千變萬化。
劉杰表示:「我4歲的時候不在父母身邊,是奶奶帶著我。小時候想家想我媽,奶奶就逗我說奶奶給你抓隻蝴蝶來,然後她就在被窩裡撕出一張小蝴蝶,往窗戶上一貼,月光一照,一隻蝴蝶。」奶奶用愛呵護著劉杰沒有父母陪伴的童年。
據報導,手撕畫主要靠拇指和食指,巧勁兒都在指肚上。撕起來要全神貫注,有時候為了撕出漂亮的作品,他甚至會屏氣凝神,坐上好幾個鐘頭,他做「清明上河圖」就累病了。
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喜愛古老的民間撕紙藝術,劉杰決定創作手撕畫版「清明上河圖」,用這種方式喚醒大家對手撕畫的關注。
整幅作品中最難的就是橫跨汴水兩岸的木橋。劉杰的父親是機械工程師,精通畫圖,這座橋的手稿就是父親和劉杰一起完成的。但誰也不會想到,這竟是父子的最後一次合作。
報導指出,劉杰說:「橋在圖的中間,我先從前邊往下撕。開始撕橋的時候,我跟我爸說開始撕橋了。剛上手不長時間,突然我爸心肌梗塞,兩分鐘人就沒了。」帶著深深的遺憾,劉杰用將近1年的時間完成了整幅「清明上河圖」。在捐贈給世界技能博物館的留言簿上,劉杰寫道:「希望手撕畫這門古老的手藝,在青少年手中發揚光大……。」
「你拍一、我拍一,紅紙對摺要整齊;你拍二、我拍二,紅紙對摺分四半;你拍三、我拍三,半圓的腦袋在上邊……。」像這樣的順口溜是劉杰總結出來的撕紙步驟,每個圖樣他都標註分解動作,便於學習者練習。
劉杰受小時候奶奶在被子裡撕紙的啟發,自創了「盲撕」的絕活,在蒙上眼睛的情況下手指翻飛,撕出各種漂亮的圖樣。劉杰說:「把眼睛一蒙,這時候我再一撕,觀眾特別是小孩,非常願意看。」
手撕畫裡有劉杰童年的快樂,也有對親人的思念。現在,他不僅要繼續把手撕畫撕好,還要為手撕畫這門古老的藝術找到新的傳承人,讓手撕畫在更多的孩子心裡「種草」。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