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清沒缺糧!糧食局:庫存稻麥可供全國吃1年以上
中央推動「禁止浪費食物」引發中國是否面臨糧食危機的關注。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糧食儲備司司長秦玉雲表示,中國食庫存充裕,稻穀和小麥兩大口糧品種庫存處於歷史高位,可供全國消費者吃一年以上。
據黨媒經濟日報報導,中國糧食庫存消費比遠高於聯合國糧農組織提出的17%至18%的安全水平,穀物自給率保持在95%以上,口糧自給率超過100%。
秦玉雲表示,糧食庫存由政府儲備、政策性庫存和企業商品庫存三大類構成,政府儲備包括中央儲備糧和地方儲備糧,地方主產區儲備糧規模保持在3個月銷量以上、主銷區儲備規模保持在6個月銷量以上、產銷平衡區儲備規模保持4.5月銷量;政策性庫存是國家實行最低收購價、臨時收儲等政策形成的庫存,全國各地有政策性糧食委託收儲庫點1萬多個;企業商品庫存是指企業為了經營周轉需要建立的自有庫存,目前有4萬多家企業。從品種上看,稻穀、小麥等口糧品種占比約七成。
報導指,目前全中國共有糧食應急供應網點4萬4601個、應急加工企業5388家、應急配送中心3170個、應急儲運企業3454家。此外,兩級監測體系能夠密切追蹤糧食供求變化和價格動態。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安全倉儲與科技司司長王宏表示,針對各種突發公共事件、自然災害等引起的糧食市場異常波動,已建立糧食應急保障機制,充足的原糧儲備、成品糧儲備和應急供應網絡體系構成應急供應的「三道防線」。
王宏說,除了充足的原糧儲備外,在大中城市和價格易波動地區建立了10天至15天的應急成品糧油儲備,可以隨時投放市場,保障口糧供應需要。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相關負責人說,「我國糧食供求總體寬鬆,完全能滿足人民群眾日常消費需求,也能夠有效應對重大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帶來的考驗」,但是從長遠看,中國糧食供給仍將長期處於緊平衡,還需要持續加強「三農」政策保障,穩定糧食產能,提升糧食流通現代化水平。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