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擬「融資白名單」救50強房企 碧桂園列入
市場持續低迷導致中國房地產開發商資金吃緊,難以達成當局「保交樓」的政策要求。為此,傳出中國金融監理部門正在研擬一份涵蓋50家大型房地產企業的「白名單」,名單內的企業將獲得信貸、債券和股權融資等多方面支持,但已爆出財務地雷的房企是否納入,引發歧見。
房企人士表示,50家房企白名單初步依照銷售榜50強篩選,可能將包括萬科、龍湖、碧桂園、旭輝、新城控股等規模房企,其中不乏已經「出險」房企。
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證監會17日同十多家銀行召開座談會,要求「一視同仁滿足不同所有制房企合理融資需求」,以落實10月底中央金融工作會議要求。但現實情況是,因銀行規避風險,房企到位資金增速持續負成長,「融資難」讓房產開發延期、停滯的僵局雪上加霜。
據中國住建部旗下中國房地產報報導,白名單是央行作為主要指導窗口,由金融機構自行確立,名單涵蓋國有及民營房企,包括萬科、龍湖、新城控股、旭輝等都入列,可能在明年推進實施,為房企融資提供支持。房企人士表示,
21日消息一出,中港地產股全面大漲。
有消息稱,白名單初步按照銷售榜前50強進行篩選,但爆雷、出險房企如碧桂園是否納入引發廣泛討論。廣東省城鄉規劃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直言,銀行過去基於普遍風險擔憂,對有風險的企業一律不給貸款甚至抽貸,任由此發展下去,恐爆發系統性金融風險。
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資金狀況與財務狀況穩健與否應是前提要求。有一定風險的房企若化債有成、企業治理結構優質、債務風險開始縮減為流動性風險,或許不會完全被排斥。
一名房產觀察人士因此認為,白名單的建立或能成為風險爆發到穩定的轉折點。不過,華爾街日報引述瑞穗銀行財資部門主管維拉森分析稱,白名單或許仍遠不能扭轉中國房地產業困境。官方的支持有助於房地產企業停工項目的完工,但也會影響其重組和恢復能力。
中國住建部今年8月曾表示,「保交樓」推進一年多來已交付逾165萬套住房,但未說明還有多少套房未完工。野村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預估,中國全國目前約有2000萬套延遲交付的預售屋,完成建設還需4400多億美元(約3.14兆元人民幣)資金。他認為,北京當局最終將不得不填補這一資金缺口。
上海第一財經指出,商業地產因現金流穩定曾被房企視為金雞母,但面對當前資金壓力,房企出售商業資產的情況明顯增多。據統計,10月,中國32城大宗商業資產掛牌總價約1.92兆元人民幣,較前1個月大增25%。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