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遇冷3原因 消費者脫敏、不划算且麻煩、沒錢不想買
雙11為什麼變得冷清,媒體梳理主要原因之一是「僅有半數商品做到全年最低價」,加上套路多,消費者覺得不划算且麻煩,乾脆不買了;而全年幾乎三分之二日子都被電商平台納入各種促銷,也讓消費者不再湊熱鬧,因為「不缺雙11這一個購物節」。
今年雙11賣不動,上觀新聞經梳理微博話題上2800多條評論,發現三點原因。
原因一:消費者對雙11脫敏。
早期雙11有較大討論度多半是因為它的稀缺性,但「現在天天都是各種購物節,且全年遍地折扣促銷」,消費者便不再期待。比如統計天貓平台上2023年折扣安排,幾乎三分之二的日子都被納入各式各樣的購物節,有網友說「錯過了雙11,還有雙12,元旦也能買,618也可以買,平日各種520,甚至清明節也有活動,不缺這一個購物節。」
直播賣貨在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雙11的吸引力。有網友說:「天天看直播,也都有折扣,該買的都買了,和雙11沒什麽區別啊。」
原因二:不夠划算且麻煩。
今年各大電商平台主打的就是「低價」,但消費者並不滿意,有30%的網友們抱怨「滿減湊單太麻煩」、覺得「套路太多,懶地算」、或抱怨「需要蹲守直播間、還要分批付定金尾款,太麻煩啦」。
而平台也並未做到「最低價」。從天貓、京東、拼多多三大綜合電商平台分別抽取24個商品大類下的225件雙11熱銷商品分析,的確有不少商品的價格低於歷史最低價。其中,天貓的低價商品的占比最多,達到53%。但還剩下近一半的商品,其實折扣力度有限。
原因三:花錢信心不足。
在抓取的留言、評論中,「沒錢」是呼聲最高的。在話題「雙11是不是賣不動了」,獲讚數最高的評論是「沒錢,不想買,省省還能用」。
報導指出,儘管這個雙11看似冷清,郵政快遞、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的數據均出現增幅。而討論熱度不高,也不是消費者不願意消費,而是對於「湊熱鬧」有了更多考量。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