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男買53平米房 近半是公攤面積 嘆:蝸居中的蝸居

商住公寓變成辦公樓、53平米的房子公攤面積20平米……,31歲的武漢蔣先生沒想到自己買的人生第一套房子,公攤面積占建築面積40%多,竟然把自己給套住了,他直呼後悔。
梨視頻報導,蔣先生說,「開發商給我們承諾的是一個商住公寓,錢已經給他了,合同上赫然寫著商辦。後悔,必須後悔!」
蔣先生的房子是武漢綠地悅瀾灣,在2018年1月份購入的,房子延期交付了好幾個月,2020年5月他才正式收房。沒想到,收房後卻套內面積嚴重縮水,公攤超過了40%,而開發商承諾的共享區域至今還是毛坯。
報導說,蔣先生一家三口只能硬著頭皮住進去。他和妻子住下舖,孩子住上鋪。有父母來了就只能住沙發。他自嘲,這真是蝸居中的蝸居了。
蔣先生說,購房合同上建築面積是53.81平方米,套內的面積是36.36平方米。沒想到實際測量之後套內面積只有31.97平方米,為了維權,他們組成了業主群,把證據編寫成冊,足足有161頁。
31歲的蔣先生現在處於失業狀態,專心在家看書準備考研。每個月3200多元的房貸和每平米5元的物業費,讓他壓力巨大。
買房後,原以為人生能就此安定,沒想到最後是這個樣子。蔣先生頗感無奈的說,「把我給套住了。」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