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哥大教授艾明如:排華法律正在增加 彷彿歷史重演

美國窮富人無交集 但都光顧這些連鎖餐廳

香港相對自由、國際化 港人出走 內地補缺

對內地人來說,香港有相對寬鬆的言論環境,在香港人出走後,這塊空缺正被內地人填補。(Getty Images)
對內地人來說,香港有相對寬鬆的言論環境,在香港人出走後,這塊空缺正被內地人填補。(Getty Images)

數以萬計的香港人因自由受到限縮而離開家園,這塊空缺正被來自內地的人填補。對內地人來說,香港依然有相對寬鬆的言論環境、有上網自由,並且國際化。

中央社引述美聯社1日報導,香港自2022年啟動「高端人才通行證計畫」,目前已經吸引了數以萬計的中國簽證申請者。這項計畫的目的是要吸引全球各地高收入的專業人士和頂尖大學畢業生,但每10個成功申請者中就有9個來自中國。

美聯社採訪了20名來自中國的香港簽證持有者,他們認為,香港仍有獨特性,比如更寬鬆的言論自由和上網、國際化的氛圍、不那麼壓迫的工作文化,以及能力很大程度比關係重要的社會。

報導以一名金融專業人士吳先生為例,他認為移居香港獲得了更大的自由和安全感。在COVID-19疫情期間,他受困於北京突如其來的封鎖。他也曾想過對政府的這些限制措施抗議,但最後決定「潤」(疫情期間對「逃離」的流行說法)出中國,並在今年夏天到香港。

香港在2019年爆發反送中抗議,2020年中開始實施港區國安法,數十個民間社團被解散,敢言的香港蘋果日報和立場新聞等媒體被迫關閉。香港人口從2019年中期的750萬下降到2022年中期的730萬。跨國公司和銀行也紛紛撤離。

港府提出的「高端人才通行證計畫」,目的就是要解決人才外流問題。根據香港入境處的數據,約有3萬7000份來自中國的申請已獲得批准。截至2021年,約有13萬5000名內地人已在香港居住7年以下。還有很多人在該市居住超過7年後成為了永久居民。

香港中文大學亞太商學院榮譽研究員李少波表示,雖然新移民可能會緩解香港金融等領域的人才外流,但可能無法完全彌補各個行業的人才流失。

吳先生表示,如果港府加強管制,政治氣氛變得太令人窒息,那麼他計畫在香港待滿7年,獲得永久居留權之後,「我很有可能會離開」。

另據香港電台報導,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表示,留意到深圳提出一系列搶人才計畫,相信香港毗鄰深圳,大家都去搶人才,因此產生匯聚效應亦有好處。而香港亦有本身吸引的地方,不一定要仿效其他地方的做法,不打算提供有關津貼,應先照顧本地人需要。

香港 疫情 簽證

上一則

打卡名地 香港60樓齡彩虹邨選定重建 需時至少20年

下一則

一杯奶茶錢 一課難求 上海年輕人掀「上夜校」熱潮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