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簡約公屋被疑造價貴 李家超:冰冷數字未計基層艱苦

港府將於未來5年興建3萬伙「簡約公屋」,有人經計算後指每個單位平均成本89萬港元(約11.4萬美元),較傳統公屋造價貴37%。香港特首李家超昨日主動回應表示,理解很多人以不同數學方式去計算「簡約公屋」是否物有所值,但他指出這些冷冰冰的數字,並無計及有關市民的艱苦。
文匯報報導,李家超說:「簡約公屋」代表港府和基層站在一起,「每年我們花在社會福利的過千億元,就是要幫助市民脫困,解決他們的艱苦,這就是今次『簡約公屋』想處理的『脫困數學』。」
李家超在一以「綠色經濟」為主題的經濟論壇上致辭時,主動提到「簡約公屋」被質疑造價過高的問題。他表示,追求優質居住環境是每個人的期望,但長期輪候公屋的市民,尤其是劏房戶的居住環境很不理想。很多人要求港府改善這情況,港府破格創新,推出「簡約公屋」,以縮短超過一半建造時間,建成3萬個「簡約公屋」單位,讓居住於劏房或環境差的家庭提前至少一年上樓。
他理解有很多人以不同數學方式去計算「簡約公屋」是否物有所值,「但是用不同的考慮因素、不同的方法,可能得出不同的建造費用」,「這些冷冰冰的數字,沒有計算每天在廁所門口吃飯,廚房和廁所差不多在同一個地方,每日和木蝨、蟑螂一起住,小朋友未坐過沙發椅,做功課沒有桌子的艱苦。」
他提到,有人比較「簡約公屋」和過渡性房屋的建造價,但過渡性房屋一般只有幾層樓高,而「簡約公屋」會建到十多層樓高,多住一倍以上家庭,加上電梯、打樁的費用,成本必然會較高,而同樣高度的過渡性房屋和「簡約公屋」的建造價錢相若。
李家超強調,「簡約公屋」代表和基層站在一起,代表要解決居住於艱苦環境的破格創新,代表輪候公屋時間由6年減至4年半,代表縮短了輪候時間,代表給予市民一個以前沒有的選擇機會。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