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財爺:港重保育 古物古蹟不匱乏 歷史建築1500項

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出席「大灣區文物建築高峰論壇」致辭時說,香港面積雖然很少,但古物古蹟文物絕不匱乏,有132項法定古蹟,超過1500項已評級的歷史建築及208處具有考古研究價值的地點。他又說,香港的考古發現,顯示與大灣區的其他城市在歷史傳統和文化上是一脈相承,是嶺南文化的共同體,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綜合香港電台、大公報報導,大灣區文物建築高峰論壇2022昨日舉行開幕禮,在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和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陸進見證下,粵港澳三方代表簽定《關於深化粵港澳大灣區考古及文物建築交流與合作意向書》。本次論壇為期兩天,邀請約30位來自粵港澳大灣區的官員、專家、學者和商界領袖會在論壇中通過四個範疇、共計25個題目分別分享經驗及創新理念。
陳茂波強調,港府十分重視文物保育和保育珍貴建築,以客觀的科學標準,釐定歷史建築物的文物價值及保育需要。根據條例,將部分文物構築物宣布成為古蹟,亦按需要對業主給予維修的資助,同時鼓勵私人業主維修他們的歷史建築,避免日久失修而破損。他提到,當局推行活化歷史夥伴計畫至今已推出6期計畫,合共22幢歷史建築物受惠,不少已成為香港的文化旅遊熱點,當中5項更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轄下的文化遺產保護獎。
他又說,國務院發布的粵港澳大灣區規畫綱要的其中一個目的是共建人民灣區,為配合需要,文物古蹟及世界文化遺產彰顯大灣區的獨特文化魅力,提升灣區居民的人民素養。
FB留言